抽搐是指身體的全身肌肉不受患者控制而出現的抖動,
而這種病症在年紀較小的嬰兒身上很常見。
而引起寶寶抽搐的原因有很多,
很可能是感冒引起的小兒抽搐,
也很可能是寶寶身體內缺少某種微量元素而引起的抽搐。
但不管是哪種原因,
家長們都應該引起重視,
及時治療。
下面為大家介紹引起寶寶抽搐的原因和解決方法。
1、小兒發燒抽搐在醫學上稱為高熱驚厥,
這主要由於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
如大腦皮質的抑制功能差,
神經髓鞘未完全形成,
一旦受到外界刺激興奮容易擴散而引起抽搐。
一般來說,
6個月至4歲的嬰幼兒,
尤其是經常感冒發燒的寶寶,
更容易出現高溫驚厥。
抽搐的時候,
多數發生于寶寶高熱時,
比如體溫在39℃-40℃,
持續時間比較短,
約2-3分鐘,
一般不會超過10分鐘。
抽搐停止後,
患兒也隨之清醒。
2、溫水擦浴:水溫應微高於體溫,
主要擦洗小兒的手心、足心、腋下、膕窩、腹股溝等處,
但時間宜短,
以防再次受涼,
加重病情。
溫水浴:水溫約比病兒體溫低3—4℃,
每次5—10分鐘。
很多家長認為小兒發燒就不能洗澡,
其實,
恰恰相反,
給寶寶洗個溫水澡,
可以幫寶寶降溫。
溫水浴適合所有發燒的寶寶。
3、癲癇
癲癇通常表現為反復發作的抽搐意識和感覺出現短暫障礙。
主要因小兒神經系統發育不鍵全大腦皮層受到刺激產生過度異常放電所致。
由於癲癇而發生的小兒驚厥出現時絕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有不省人事、兩眼緊閉或半睜眼球上翻、牙關緊閉、口角抽動、頭向後仰四肢反復屈伸口唇青紫身體強直持續十幾秒鐘到數分鐘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