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Dōnɡ Fēnɡ Cǎo
【別名】九裡明、九裡光、千里光、毛千里光、黃花地膽草、大頭艾納香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東風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lumea megacephala(Randeria)Chang et Tseng[B.riparia(Bl.)DC.var.megacephala Randeria;B.chinensis auct.non DC.]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鮮用或切段曬乾。
【原形態】東風草, 攀援狀草質藤本或基部木質, 長1-3m或更長。 莖圓柱形, 多分枝, 有明顯溝紋, 具疏毛或後脫落, 節間長6-12cm, 小枝節間長2-4cm。 下部和中部葉有2-5mm的柄;葉片卵形、卵狀長圓形或長圓形, 長7-10cm, 寬2.5-4cm, 先端短尖, 基部圓形, 邊緣有疏細齒或點狀齒, 上面被疏毛或後脫落, 有光澤, 幹後常變淡黑色, 下面無毛或多少被疏毛;中脈在上面明顯, 在下面突起, 側脈5-7對。 小枝上部的葉較小, 橢圓形或卵狀長圓形, 長2-5cm, 寬1-1.5cm, 具短柄, 邊緣有細齒。 頭狀花序疏散, 通常1-7個在腋生小枝頂端排成總狀或近傘房狀花序, 再排成大型具葉的圓錐花序, 花序柄長1-3cm;總苞半球形;總苞片5-6層, 外層基部常彎曲, 背面被密毛, 中層先端稍尖,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緣、灌叢、山坡、丘陵等處。
資源分佈:分佈于西南及江西、福建、臺灣、湖南、廣東、海南、廣西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莖表面淺棕色, 近無毛。 葉多皺縮破碎。 完整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 長7-10cm, 寬2.5-4cm, 頂端尖, 基部楔形或圓形, 淺棕褐色, 上面粗糙, 無毛, 下面被微毛或近無毛, 邊緣具小齒, 網脈極明顯, 葉柄長2-5mm, 被柔毛。 有的殘留有頭狀花序。 氣微, 味微苦。
【性味】味苦;微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明目;祛風止癢;解毒消腫。
【用法用量】煎 服:煎湯, 10-15g。 外用:適量, 煎水洗;或搗爛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