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請到安全可靠的保姆?
專家總結了不良護理人員的一些固定的犯罪行為模式, 供大家甄別參考
現在很多子女忙於工作, 就請專業的護理人員例如保姆到家裡照顧老人。 然而在護理人員隊伍中, 難免存在著極少數精神病患者或者心理有缺陷者, 竟然對他們照顧的老人下手。 如果要為老人請保姆, 又難以做到“知根知底”, 該怎麼辦?精神心理專家總結出不良保姆的一系列特點, 包括經常跳槽、弄虛作假等, 稱疑點越多越危險, 還提出和護理人員相處的實用建議, 原則上是加強觀察和溝通, 可在最大限度上減少潛在危險。
案例
護士給“煩人”的患者注射毒針
2014年末, 在義大利一家醫院工作的42歲女護士丹妮拉·波吉亞麗被控殺害其照看的38名患者。 檢察官稱她“為了消遣而殺人”, 給那些她認為“煩人的”患者注射致命劑量的氯化鉀。 有報導指她可能殺害多達96人, 工作期間平均每三天就害死一人。 有消息稱, 她還給患者服用瀉藥, 導致其大便失禁。 更駭人聽聞的是, 她多次在剛剛去世的患者遺體旁邊玩搞怪自拍。 在她值夜班的一個星期裡, 她負責的病房接連死了5名患者, 引起了醫院的懷疑, 隨後才東窗事發。
現狀
護工和老人院陪護人員問題較多
照顧年老多病老人的保姆、護士等變身殺人狂魔, 一些人是為了牟利, 例如為了提前拿到工錢或者覬覦老人的財物;一些人是被工作壓力所迫,
這些不良護理人員有男有女, 而報導出來的蛇蠍保姆、護士多為女性, 她們喜歡在自己的工作地點或者熟悉的地方作案。 犯罪心理學的研究顯示, 女性在連環殺手之中的比例約為15%~20%, 其反復殺人的目的通常比較現實。 美國新澤西州德魯大學社會學及犯罪學副教授斯科特·伯恩博士指出,
拉莫斯蘭德稱, 這類案件的受害者的共同特點是身體虛弱, 要依賴別人照顧, 無法保護自己, 而且他們本來就風燭殘年, 身患沉屙, 遇害之後不容易引起懷疑, 給人“正常去世”的假像, 不良保姆就是利用大家對她的信任滿足其私欲。 兇手的工作不固定, 經常在不同的醫院、服務機構之間跳槽, 作案之後就更難被發現。 如果分析兇手護理物件的死亡率, 會發現比其他同事高很多。
根據美國的統計, 不良護理人員在醫院作案是在患者家裡作案的12倍。 暨南大學醫學院附屬腦科醫院心理行為科副主任醫師左小萍表示,
警惕
疑點重重的護理人員莫聘用
儘管作案動機各異, 這些不良護理人員有著固定的犯罪行為模式, 專家總結出以下特點:
●被患者或同事取可怕的外號, 例如“死亡天使”、“終結者”。
●經常從一家機構跳槽到另一家機構。
●行為鬼鬼祟祟。
●總是與別人很難相處。
●喜歡“預測”患者什麼時候去世。
●被問及可疑事情時前言不搭後語。
●喜歡在人少的時候上班, 例如上夜班。
●經常抱怨患者是“負累”。
●阻止別人對患者進行檢查。
●在其個人物品中有可疑物品。
●在個人資訊、證明、報告中存在弄虛作假。
●涉及其他犯罪行為, 例如有過盜竊、詐騙、貪污的前科。
●有物質濫用的問題, 例如吸毒和酗酒。
拉莫斯蘭德稱, 如果一名護理人員只符合一個特點, 就不足以引起懷疑, 但很多特點都具備的話就要高度警惕了。 她建議觀察護理人員有沒有精神不穩定、抑鬱或者怪異的行為, 特別是覺得患者“很煩”之後出現過衝動行為。
建議
凡事多過問 好過裝攝像頭
現在的護理人員隊伍魚龍混雜, 精神病患者、心理有缺陷者也可能混入其中。 左小萍建議, 雇主在與保姆見面交談時, 首先要考察其精神狀態是否正常, 包括情緒是否穩定,
現在很多為人子女者把老人送去老人院或者交給保姆就不管了, 造成老人的生活品質逐漸變差,也容易滋生危險。左小萍建議家屬經常過問老人和保姆雙方的情況,例如問老人“這個阿姨做得怎樣?”又如,發現保姆懶得給老人洗澡,就要馬上跟保姆交涉。加強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利於形成融洽的關係,也起到監督的作用,這樣保姆對老人就不會太差。但她不贊成在房間裡安裝攝像頭,監視保姆的一舉一動,因為這擺明是不信任人,令保姆的人格受到侮辱。(記者伍君儀)
造成老人的生活品質逐漸變差,也容易滋生危險。左小萍建議家屬經常過問老人和保姆雙方的情況,例如問老人“這個阿姨做得怎樣?”又如,發現保姆懶得給老人洗澡,就要馬上跟保姆交涉。加強溝通,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有利於形成融洽的關係,也起到監督的作用,這樣保姆對老人就不會太差。但她不贊成在房間裡安裝攝像頭,監視保姆的一舉一動,因為這擺明是不信任人,令保姆的人格受到侮辱。(記者伍君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