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長圓針解除關節炎症

王女士今年60歲, 雙膝疼痛已有10餘年, 每逢受涼或冬季就會加重。 起初, 她常用針灸、按摩、貼藥緩解症狀, 但近兩年, 這些方法也開始不見效果。 現在, 王女士走路只能跛行, 右膝重于左膝, 不能下蹲, 半蹲時疼痛劇烈, 上下樓梯也很困難。 為此, 她曾輾轉多個醫院, 拍片檢查後均診斷為“雙膝退行性骨關節炎”, 關節間隙變窄, 骨質增生。 在服藥無效後, 醫生建議她做人工關節置換手術。 王女士不想手術, 又輾轉來到我院就診。 此時, 她雙膝已不能伸直, 直立後下蹲30度便疼痛劇烈。 在考慮了王女士的身體條件後, 我們分經筋、分批取結筋病灶點,

用長圓針以解結法為她治療。 一段時間後, 王女士病情緩解, 走路也沒那麼困難了。

中醫經典中提到, 中老年人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經長期的反復勞損、修復, 會形成“橫絡”, 阻礙經脈氣血運行, 出現不可逆的津液“澀滲”和“聚沫”。 從現代病理角度解釋就是:由於肢體受力點長期勞損、反復修復而形成粘連瘢痕, 即“橫絡”, 使氣血運行受阻, 致痛物質析出, 浸潤關節局部痛敏組織, 導致關節疼痛。 西醫所稱的“骨關節退行性病變”, 多為經筋反復損傷、修復、鈣化而成, 其疼痛的基本病理也是關節周圍相關經筋勞損。 經筋痛點的位置往往出現在肌肉韌帶起止部位的保護性附屬組織上。

長圓針將九針中“長針”和“員針”的特點相結合,

針末呈平刃狀, 一端保持長針的銳鋒狀, 一端保持員針的圓鈍狀, 針末銳而不利、圓而不鈍, 既利於治療, 又保證操作過程的安全性。 通過經筋解結療法, 可分離結筋病灶點表層粘連、結筋病灶點周圍橫絡, 或對骨膜下積血、積液進行近骨膜處“橫絡”切開減壓處理, 解除其對經脈的卡壓, 減少或消除津液澀滲反應, 解除膝關節痹痛, 使絕大多部分關節痹痛病人取得明顯療效。

一般情況下, 長圓針治療一種疾病需要每週一次, 3~5次一個療程。 治療後, 要保證治療部位在48小時內不沾水;治療區域不再做按摩、烤電、刮痧、拔罐、針灸、藥物治療等其他治療;不吃發物, 少食辛辣, 適當減少活動。 (王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