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臺灣肺形草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Tái Wān Fèi Xínɡ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龍膽科植物臺灣肺形草及日本雙蝴蝶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ripterospermum taiwanense(Masam.)satake[Crawfurdia japonica Sieb。 Et Zucc.var.tai-wanensis Masam.]2.Tripterospermum japonicum(Sieb.et Zucc.)Maxim.[T.taiwanense(Masam.)satake var.alpinum Satake]

採收和儲藏:夏、秋季採收, 洗淨, 曬乾。

【原形態】

1.多年生纏繞草本。 莖無毛, 節間長7-15cm。 葉對生;葉柄長1-3cm;葉片卵形、寬卵形、卵狀披針形或披針形, 長4-7(-11)cm, 寬2-3.5cm, 先端尾狀漸尖, 基部心形, 稀近圓形, 邊緣細彼狀, 上面綠色, 下面淡綠色;葉脈3條。 花單生或成聚傘花序;花梗短, 小苞片卵形或三角形;花萼鐘形, 萼簡長7-9mm, 具翅, 5裂, 裂片線狀披針形, 不等大;花冠淡綠色、淡黃色或白色, 狹鐘形, 長3.5-4cm, 先端5裂, 裂片三角形, 褶三角形, 偏斜, 先端呈不規則的波狀;雄蕊5,

著生於花冠筒下部, 不整齊;子房披針形, 具短柄, 兩端漸狹, 長約3mm, 基部具5裂的花盤, 花柱線形, 柱頭2裂。 漿果內藏, 長圓形, 有短柄。

2.本種與臺灣肺形草的區別在於:花萼筒通常具明顯的翅;花冠淡紫色。 漿果小, 圓球形, 長1-1.5cm, 寬1-1.2cm, 通常伸出花冠, 具1.5-2.5cm長的柄。 花、果期8-12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1.生於海拔300-2300m的山坡闊葉林下。

2.生於海拔1300m-2400m的山坡林下。

資源分佈:1.產我國臺灣等地。

2.產我國臺灣。

【化學成份】臺灣肺形草全草含1, 3, 6, 7四羥基呫噸酮(norathyriol), 1, 3, 6, 7四羥基呫噸酮-6-0-β-D-葡萄糖甙(tripteroside), 熊果酸(ursolic acid)及齊墩果酸甲酯(methyIoleanate)。 日本雙蝴蝶全草含齊墩果酸(oleano1ic acid)、杧果甙(mangiferin), 1, 8-二羥基-3, 7-二甲氧基呫噸酮4-O-β-D-葡萄糖甙(lancaside)及C-4-β-D-葡萄糖基-1, 3, 7-三羥基呫噸酮(lancerin)。

【性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止咳。 主黃疸;風熱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0-15g。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