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腸胃控告冰箱的三個重大罪狀

炎炎夏季, 大家總是對冰涼食品特別鍾情, 總喜歡把食物放在冰箱冰凍一下。 殊不知, 冰箱對咱們的腸胃特別不友好。 在此, 為您盤點冰箱的三大罪狀。

罪狀一:“冰箱性”腹瀉

夏天, 人們總喜歡從冰箱裡一食物拿出來就迫不及待的吃起來。 竟不知, 冰箱是消化系統健康的“宿敵”, 食品溫度低, 胃腸道一時難以適應, 給胃腸道造成了刺激, 干擾腸胃的正常蠕動, 導致消化功能失調, 可出現消化性潰瘍, 腹瀉等症狀。

罪狀二:冰箱並非絕對無菌

有些人認為, 食物放在冰箱裡就安全了, 以為溫度低, 細菌就銷聲匿跡。 不想, 有些細菌生命力就是頑強, 生活習性就是與眾不同。 專家提醒:冰箱冷藏溫度一般為4℃-10℃, 有一種喚為 “嗜冷菌” 在0℃-20℃的溫度中依然風光無限, 照常生長, 如果吃了該菌污染的食品, 則可能出現腸胃不舒服。

專家建議, 不要長時間在冰箱存放食物, 從冰箱取出剩菜剩飯要徹底加熱再食用。

且要定時清理冰箱, 保持衛生以控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不要把冰箱變成了細菌的“根據地”。

罪狀三:剩飯剩菜或許易致胃腸癌

由於現代生活節奏快, 有些人視時間如生命, 為圖方便快捷, 經常把剩菜剩飯放在冰箱保存後, 第二天稍加熱就帶到辦公室權當午餐。 殊不知, 剩飯剩菜中亦含有致癌物質。

首先應明確, 冰箱不能抑制所有細菌生長繁殖, 最多也就減慢其生長速度, 但不能確保完全無菌, 剩飯剩菜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 硝酸鹽易被轉化為亞硝酸鹽。 人盡皆知, 亞硝酸鹽有致癌作用, 且該物質化學性質穩定, 即便是加熱也不能盡除。 會大大增加患胃腸癌的危險。 所以, 朋友們可別為貪方便而跟胃腸道過不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