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水是不可缺少 少喝礦泉水為好

水是一切生命之源。 然而, 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也會影響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舒為群教授團隊最新研究, 從實驗角度證實了低礦物質水與心血管疾病的關聯。 日前, 相關研究結果刊登在《國際心臟病學雜誌》上。

近幾年來, 瓶裝水在人類生活中應用越來越廣泛。 統計資料表明, 在中國人消費的瓶裝水中, 高達80%的是礦物質含量極少的純淨水和人工添加微量礦物質的礦物質水。 隨著淡水資源的日益緊張, 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通過海水淡化獲取飲用水資源,

而經淡化處理後的水只含有微量的碳酸氫鹽、鈣和鎂等礦物質。

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到底有怎樣的關聯?自上世紀50年代起, 日美歐等地大量流行病學研究顯示, 飲水的硬度或礦物質含量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病呈負相關,

但沒有實驗研究來證實這個觀點。 第三軍醫大學軍事預防學院環境衛生學教研室的羅教華、趙清博士等在舒為群指導下, 分別採用礦物質含量豐富的自來水和天然水, 以及礦物質含量較少的純淨水及人工礦物質水, 分別在80只雄性新西蘭兔和168名20—23歲青年男性人群中開展了為期12個月和1個月的飲水干預實驗。

實驗結果表明, 飲用礦物質含量低的瓶裝水, 與干預實驗前的相關心血管指標相比, 會同時增加血液中獨立的心血管風險指標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以及精氨酸酶的水準, 而且動物和人群的變化一致, 這也證實了低礦物質水與心血管疾病呈負相關。

這項研究從動物和人體角度同時證明,

飲用兩種礦物質含量極低的瓶裝水(人工礦物質水和純淨水)可使血液中幾項獨立的心血管風險指標水準增加, 預示著具有相對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研究也表明, 飲水中的礦物質對于機體健康特別是心血管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