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夏季肝火旺 疏肝健脾祛濕是關鍵

因為一點小事就心煩意亂、暴跳如雷, 明知不該和人吵架卻怎麼也控制不住……在烈日的炙烤下, 一些人的身體裡也仿佛出現了一把“無名之火”。 一些特殊人群在夏季肝火確實會比較旺盛, 而肝火過旺往往容易影響脾的運化功能。 對於夏季愛發脾氣的人而言, 在降肝火的過程中一定不要忘了健脾。

肝火旺:動不動就發脾氣

一些人在夏季肝火確實會比較旺一些, 除了容易感覺口幹、口苦之外, 這類人群最大的特點就是煩躁、易怒。 平時陽氣比較旺盛的人, 比如血氣方剛的年輕小夥子, 或是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癌等肝病患者, 都容易表現出肝火旺的特點。

此外, 處在更年期的女性和男性也屬於容易發脾氣的人群。 還有, 有動脈硬化或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的老人, 以及長期受腫瘤等慢性疾病折磨的病人, 更容易對生活失去信心, 忍耐能力也會差一些。

健脾:肝火旺者常脾虛

正常人舌淡紅、苔薄白, 而肝火旺的人往往舌質紅, 舌苔黃或黃膩。 此外, 還容易有小便黃、口氣重等表現。 在臨床上經常發現不少肝火旺的病人易出現一些脾虛症狀, 如口淡、不想吃飯等, 即中醫所說的“納呆”, 舌質淡或邊有齒印, 舌苔白或白膩。

肝與脾是相互影響、互為因果的。 肝病往往會引起脾的功能不好, 所以在治療肝病的過程中, 健脾是非常重要的。 中醫有一句話叫“見肝之病, 知肝傳脾, 當先實脾”, 這也是中醫“治未病”的經典理論之一, 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疏肝:肝氣鬱結可化火

除了健脾之外, 在降肝火的過程中也要注意疏肝理氣。 中醫認為, 發怒、苦悶、抑鬱、傷心等情緒都會傷肝, 很多人一生完氣就不想吃飯,

常說“氣都氣飽了”, 其實就是肝火影響到脾胃的表現。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社會壓力的增大, 不少人的脾胃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心理因素造成的, 有些精神壓力過大的人老是覺得胃脹、打嗝、反酸, 但做了胃鏡等各種檢查卻沒發現什麼問題。 這種情況很多時候其實是肝氣犯胃。

祛濕:濕氣影響脾胃功能

人體感染了濕邪之氣後, 可進一步影響到脾胃功能, 同時還容易出現疲倦、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狀。 而一旦脾的運化功能不好, 也會進而影響到肝。

一、金形人宜疏肝清熱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瘦小, 但肩背較寬, 方形臉, 鼻直口闊, 認為四肢清瘦, 動作敏捷, 膚色較白。

飲食調養:可多吃疏肝清熱, 益肺補腎之品,

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椹、芝麻、花生等。

二、木形人宜疏肝健脾

體質特點:膚色蒼白, 頭小, 面長, 兩肩廣闊, 背部挺直, 身體小弱, 手足靈活。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健脾, 清熱祛濕的食物, 如薏苡仁、淮山, 玫瑰花、郁金等。

三、水形人防寒濕入侵

體質特點:體形比較胖, 偏矮, 頭較大, 腮部較寬, 腹部較大, 膚色偏黑, 腰臀稍大, 手指短, 發密而黑, 怕寒喜暖。

飲食調養:預防寒濕入侵, 避免久居濕地。 應多吃健脾祛濕之品, 佐以調補肝腎之品, 如淮山、土豆、扁豆、鯽魚、豬肉、茯苓、土茯苓等。

四、火形人宜疏肝解鬱

體質特點:皮膚赤色, 脊背肌肉寬厚, 臉形瘦尖, 頭小, 手足小, 步履穩重, 性情急。

飲食調養:宜多服疏肝解鬱、清熱祛濕的食物, 如青瓜、蒜薹、枇杷、楊梅、番茄、扁豆、苡仁、木棉花、郁金、豬苓等。

五、土形人宜健脾祛濕

體質特點:皮膚黃色, 面圓, 頭大、肩背豐厚, 腹大, 大腿到跳脛部都生得壯實, 手足不大, 肌肉豐滿。

飲食調養:宜多吃清熱祛濕, 健脾理氣之品, 如冬瓜、香蕉、鳳梨、陳皮、淮山、扁豆、苡仁、雞蛋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