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靶向治療和化療的區別

靶向治療和化療是會有一定的區別, 人們需要根據自己不同的病情程度來選擇所適合的治療方法, 大部分人們都是需要使用到靶向治療, 這是目前比較好的一種治療方式, 在做完相關治療后就可以讓自己的病癥不至于那么嚴重, 也不會再次有癌變的可能性, 這對于惡性腫瘤疾病有很好的干預。

根據標靶的不同, 藥物靶向可分為幾個層次:

1、組織器官水平

使藥物選擇性的蓄積在腫瘤組織、炎癥部位、或心肝脾肺等特定器官內, 從而減少全身性的不良反應。 目前針對腫瘤組織的靶向化療藥物是研究的一大熱點, 如針對腫瘤缺氧、低pH、新生血管密集等特定環境設計的靶向藥物能夠提高腫瘤組織內的藥物濃度, 顯著改善腫瘤化療的效果。

2、細胞水平

利用病變細胞表面的某些特定受體, 在藥物或其載體表面修飾與該受體特異性結合的配體(如抗體、多肽、糖鏈、核酸適配體、或其他小分子等),

使藥物能夠精確地定位到病變細胞并將其殺傷, 而對正常細胞則不產生明顯的毒害作用。

3、亞細胞水平

很多藥物(如核酸藥物、大多數蛋白藥物、及部分小分子藥物)需要進入細胞內部, 或者在特定細胞器(如線粒體、細胞核)內才能發揮作用。

穿膜肽、核定位序列(Nuclear localization sequence)等是目前研究較多的靶向組件。

被動靶向制劑是指利用特定組織、器官的生理結構特點, 使藥物在體內能夠產生自然的分布差異, 從而實現靶向效應。 被動靶向多依賴于藥物或其載體的尺寸效應:如大于7μm的微粒通常會被肺部的小毛細管以機械濾過方式截留, 被單核細胞攝取進入肺組織或肺氣泡;大于200nm 的微粒則易被脾臟和肝臟的網狀內皮系統吞噬。

被動靶向中最廣為人知的是EPR效應(Enhanced Permeability and Retention effect), 其基于實體腫瘤與正常組織中微血管結構的不同:正常微血管內皮間隙致密、結構完整, 大分子及大尺寸顆粒不易透過血管壁;而實體瘤組織中的新生血管較多且血管壁間隙較寬、結構完整性差, 淋巴回流缺失。 這種差異造成直徑在100nm上下的大分子類藥物或顆粒物質更易于聚集在腫瘤組織內部, 從而實現靶向效果

;除此之外, 利用腫瘤部位特殊的pH、酶環境, 以及細胞內的還原環境等, 也可以實現藥物在特定部位的釋放,

達到靶向給藥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