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小兒消化不良山楂來幫忙
對於已患病的小兒, 在飲食上更應以清淡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 並鼓勵患兒多喝加鹽的米湯水, 以保持足夠的體液防止脫水。 “小兒脾常不足, 風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於不注意飲食衛生而感受濕濁之邪, 就會發生腹瀉疾病。
“小兒脾常不足,
風寒之邪如果直中脾胃或者由於不注意飲食衛生而感受濕濁之邪,
就會發生腹瀉疾病。
”肖達民稱,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小兒發病與否與其脾胃功能密切相關。
進入秋冬時節可以適當煲些山楂、麥芽、穀芽、扁豆、山藥、鴨腎等調理脾胃的湯水或粥水,
或者找中醫師望聞問切後,
根據患兒偏寒或偏熱而添加陳皮、北芪、黨參等或麥冬、薏米等煲湯或煲粥,
以增強小兒脾胃功能,
提高免疫力從而預防腹瀉疾病。
以下例出幾款吃法食供參考:
山藥蓮子粥(50克左右)和蓮子(20~30克)給寶寶煲粥喝,
蓮子和粥都要煮得夠爛,
山楂粥(20克左右)、米(30克)共煮粥, 煮的過程中可加入三兩片薄薑。 粥成後加些許糖即可。
薏米胡蘿蔔湯(粥)(30克)、胡蘿蔔(半個)加山藥(20克)煮水, 或者跟粥一起煮, 飲水或喝粥。
以上所薦的食用法最好諮詢醫生, 並視小兒脾胃狀況每天分兩三次食用, 連食3~5日。
小兒一旦患上腹瀉, 家長在飲食上要更加注意。 如, 以母乳餵養的嬰兒可以繼續哺乳, 但暫停輔食。 人工餵養的患兒則應給予清淡流質或半流飲食, 如米湯、粥水等, 牛奶一定要稀釋, 或用發酵奶、腹瀉專用奶粉, 有必要的還須短期暫停餵奶。
另外, 家長還需學會觀察小兒有沒有出現其他症狀, 如, 皮膚是否明顯乾燥、彈性差, 囟門有沒有凹陷, 眼窩是否凹陷並出現啼哭少淚, 手腳是否發涼, 是否出現尿少甚至無尿症狀, 以及頭頸和手腳是否發軟無力等等。 若出現上述相關症狀, 則要及時到醫院就診補液。 病情輕的可口服補液, 並鼓勵患兒多喝加鹽的米湯水或粥水、淡糖鹽水等。 也可以用葛根、茯苓、薏米等煲水給患兒喝。 對於已止瀉但仍胃口差的小兒, 則可以煲谷芽麥芽水、山楂水等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