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兒童食物過敏的觸發機制
美國一項新研究發現, 嬰兒濕巾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會破壞皮膚表層。 如果孩子本身就已攜帶皮膚屏障受損相關的突變基因, 那麼接觸這些化學物質會提高他們食物過敏的風險。
美國西北大學和印第安那大學的研究人員在新一期美國《變應和臨床免疫學雜誌》上發表了相關論文。 他們說, 攜帶皮膚屏障受損的相關基因突變、後天環境中皮膚接觸嬰兒濕巾等含有的化學物質以及接觸食物過敏原等因素, 共同誘發了兒童及青少年時期的食物過敏反應。
在實驗中, 他們讓攜帶皮膚屏障受損相關突變基因的新生實驗鼠皮膚接觸嬰兒濕巾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
研究人員解釋說, 表層的皮膚是由脂質構成的, 嬰兒濕巾中含有的化學物質月桂醇硫酸鈉會破壞皮膚的脂質屏障。 如果孩子本身就已攜帶皮膚屏障受損相關的突變基因, 那麼接觸這些化學物質就會提高他們食物過敏的風險。
為降低食物過敏的風險, 研究人員建議, 家長應限制使用嬰兒濕巾, 並在洗澡時徹底用水洗乾淨嬰兒身上的肥皂沫或浴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