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嬰健康

嬰兒吃完奶粉後嘔吐的原因和處理方法

當給嬰兒吃完奶粉之後, 有些嬰兒可能會出現嘔吐的現象, 這會讓很多的寶媽感覺特別的緊張, 不知道是什麼原因引起嬰兒吐奶的, 在這樣時候就要根據嬰兒表現出來的一些症狀, 找到嬰兒吐奶的原因, 然後在進行處理。 可以引起嬰兒嘔吐的原因比較多, 所以寶媽只能一個一個的排除原因。

1、奶瓶不防脹氣

奶瓶如果沒有防脹氣設計, 寶寶在吸奶時瓶內就會產生的內壓會讓寶寶就無法順利從奶瓶中吸出奶而導致從奶嘴處吞咽大量空氣。 空氣進入胃部會往上升、衝開賁門往外跑, 此時就會帶出少量奶水。

攻略:

可以嘗試使用防脹氣的奶瓶。

2、吸入空氣過多

餵奶姿勢不正確, 寶寶吃得太快太急, 或寶寶吃得太慢, 也有可能會讓寶寶在喝奶的過程中吞入過多空氣。 如果未能及時拍嗝, 或拍嗝方法不正確導致胃內空氣未排出, 就有可能導致寶寶吐奶。

攻略:

用正確的姿勢喂寶寶, 餵奶時寶寶要頭枕媽媽手臂, 上半身呈45度角斜喝奶, 同時注意時刻保持奶瓶底高於奶嘴, 防止空氣進入奶嘴。

3、奶粉不消化

寶寶的腸道免疫功能尚未發育成熟, 當大分子的牛奶蛋白進入後, 部分寶寶會出現牛奶蛋白消化不良或過敏、胃腸功能紊亂,

並導致吐奶問題。

攻略:

人工餵養的寶寶需立刻停用普通嬰幼兒配方奶粉, 改用氨基酸或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防過敏奶粉, 請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選擇和食用。

4、奶粉沖調不過關

沖調奶粉時因奶粉溶解慢而上下猛搖奶瓶,

讓空氣混入奶液, 使寶寶在吃奶時無意間吞入大量空氣, 進而引起溢奶或吐奶。

攻略:

寶媽在沖調奶粉的時候一定要按照奶粉罐上的提示操作, 一般水溫為40℃, 套上奶嘴後, 用雙手手掌夾緊奶瓶, 沿水準方向溫柔來回滾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