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地黃花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草圖經》

【拼音名】Dì Huánɡ Huā

【別名】蜜罐(《植物名實圖考》)

【來源】為玄參科植物地黃的花蕾。

【功能主治】

治消渴, 腎虛腰痛。

①《本草圖經》:為末服食,

功同地黃。

②《綱目》:治腎虛, 腰脊痛, 為末酒服方寸匕, 日三。

【附方】

①治消渴;地黃花陰乾, 搗羅為末, 每用粟米兩合, 淨淘煮粥, 侯熟, 入末三錢匕, 攪勻, 更煮令沸, 任意食之。 (《聖濟總錄》地黃花粥)

②治墜睛風熱所攻:豬肝一具, 黑豆花(曝幹), 槐花(曝幹)、地黃花(曝幹)各一兩。 上件藥除豬肝外, 搗細羅為散, 和豬肝納鐺中, 以水二斛, 緩火煎, 候上有凝脂, 似酥片子, 此是藥炙上物, 掠盡為度, 以瓷合中盛, 每以銅箸取如黍米大, 點眥中, 日三、四度。 (《聖惠方》)

【摘錄】《*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