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大師韓慕俠論內家拳
夫武技一道分內外兩家。 外家練藝由外及內,重姿勢,講勁力。 內家練藝由內而外,重養氣,講存神,意動而神發。 實為殊途而同歸也!
內家練藝,前虛後實,重心偏後足,前足可虛可實,或三七或二八,隨意而調之,用意而不用力,虛其心,實其腹,意念與丹田相合,進退靈通,毫無阻滯。 進則如弩箭在發,直出螺旋而行。 退則如飛鳥投林, 飄然而返,勇往迅捷,絕無反顧遲疑之態。 習藝時心中寂空,旁若無人,無念無想,渾然於天地融為一體,雖姿勢千變萬化,然不勉而中, 不思而得,所謂從容中道者是也。 拳經雲:形無形,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心中空虛則靈而不昧,有大智慧, 明悟頓生。 人來擊我,不必刻意防範,只隨意漫應之,出手如鋼鏗,回手似勾竿;起無形,落無蹤,去意好似卷地風,動、靜、虛、實、陰、陽、剛、柔只存一念之間。 飄忽不定自有制敵之功。 靜為體,動為用,陰陽相摩萬象生。 拳發三節不見形,如見形影不為能;寧可一思進,不可一思忖,以至舉手投足、行止坐臥皆可為用。 所以無人而不自得,無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動,感而遂通,無可無不可,此乃養靈根而靜心者之所用也。
初習武藝者,當尊師重道,謹聆師言教誨,循規蹈矩,不可自以為是,固執己見,致有偏頗之弊。
初學者有三忌:一忌拙力。 拙力者,即人身體之本力 也。 用本力習武則氣血凝滯,經絡不通,筋骨難舒,四肢拘緊, 手足呆笨。 侵假而虛火上炎。 拙氣滯滿胸隔,肢體凝滯之處,或肌肉僵死,或結為症癮,貽害終身,不可不慎!二忌努氣。 努氣者力小任重,用力太過, 先閉其氣,後發其力,以致濁氣存於胸隔,阻塞不通,久之傷及肺金, 咯血氣腫,成為不治之痼疾者,亦數見不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