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喝碗粥緩解熬夜帶來的困擾

“許多人都知道陸遊是一位偉大的詩人, 卻不知他通曉醫術, 養生有道。 他活到85歲, 放在今天也仍算得上是長壽。 ”其實陸遊也是個喜歡秉燈夜讀的“夜貓子”, 而他秋天裡應對熬夜的方法就是來碗山藥粥。 在他的《劍南詩稿》中曾有詩句贊道:“秋夜漸長饑作祟, 一杯山藥進瓊糜”, 其中的“糜”就是粥的古音, 至今潮汕地區人們仍稱喝粥為“食糜”。 一日無“糜”不歡的陸遊對食粥尤有心得, 最為後代醫家所推崇的就是他的《食粥》詩:“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

常食粥“致神仙”不敢打包票,

但可養腸胃延年壽、甚至代藥輔助治病卻一點也不誇張。 “這一點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發現了。 漢代醫聖張仲景在《傷寒論》中就教人服桂枝湯發汗後, ‘啜熱稀粥一升餘, 以助藥力。 ’”他解釋說, 中醫講“汗為心液”, 發汗傷陰。 因此, 張仲景提醒病人服桂枝湯後喝粥, 可減少因發汗後引起的身體陰液受損, 在達到治病目的的同時, 又可起到扶正的作用, 故稱“助藥力”。 對於粥食助治病, 我國古代最大型的方書《普濟方》(明朝)中也有記述稱:“米雖一物, 造粥多般……治粥為身命之源, 飲膳可代藥之半”。 而明朝大醫學家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則直贊粥“極柔膩, 與腸胃相得, 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到了清代, 醫學家王士雄對粥更是推崇備至,
稱“粥乃世間第一補人之物。 ”

現時已屆秋冬, 天氣多變, 寒氣越來越重。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 本來熬夜就已傷陰, 且“該寐不寐”易致腸胃失調, 因此建議“夜貓子”們不妨多學學陸放翁, 夜宵來碗粥, 有助驅寒氣, 又可補益陰液, 生津健脾胃。 或者可以參考如今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健康粥歌》, 在熬粥時適當加些料, 有病治病, 無病健體:

若要不失眠, 煮粥加白蓮;要想皮膚好, 米粥煮紅棗;氣短體虛弱, 煮粥加山藥;治理血小板, 花生衣煮粥;心虛氣不足, 桂圓煨米粥;要治口臭症, 荔枝能除根;清退高熱症, 煮粥加蘆根;血壓高頭暈, 胡蘿蔔粥靈;要保肝功好, 枸杞煮粥妙;口渴心煩躁, 粥加獼猴桃;防治腳氣病, 米糖煮粥飲;腸胃緩瀉症, 胡桃米粥燉;頭昏多汗症,

煮粥加薏仁;便秘補中氣, 藕粥很相宜;夏令防中暑, 荷葉同粥煮;若要雙目明, 粥中加旱芹。

“世人個個學長年, 不悟長年在目前。 我得宛丘平易法, 只將食粥致神仙。 ”

“秋夜漸長饑作祟, 一杯山藥進瓊糜。 ”

——摘自南宋詩人陸游《劍南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