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稱 1名頂尖骨科醫生1年可拿上千萬元回扣
針對個人的反賄賂措施不能根治醫生吃回扣
——訪衛生政策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衛生法學教授卓小勤
醫療器械和醫用耗材的暴利問題正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
早在今年兩會期間, 全國政協委員董協良就有提案, 揭露醫療器械市場的黑幕:一個國產心臟支架出廠價不過3000元, 可到了醫院便成了2.7萬元;一個進口心臟支架, 到岸價不過6000元, 到了醫院便成了3.8萬元。 “9倍的心臟支架暴利已經超過了販毒。 ”
前不久衛生部傳出消息, 有關部門正在研究將高值醫用耗材納入集中招標採購的相關事宜。 但時至今日, 措施仍然遲遲沒有出臺。 有評論稱, 改革涉及太多的利益調整, 要真正推動阻力重重。
“凡是招標中標的產品, 基本都死定了。 招標的藥品、醫療器械、耗材, 都在醫院裡推不出去。
一個頂尖的骨科醫生一年可以拿到幾百萬元甚至上千萬元回扣
中國青年報:您為什麼說中標產品基本都“死定了”?
卓小勤:用集中招標採購的辦法, 把採購權控制在政府手裡, 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醫院“以藥養醫”。 但是, 最終的處方權、使用哪款醫療器械的決定權還是在醫生手裡。 因為醫患雙方在專業知識佔有上存在差異, 患者往往很被動, 經常是醫生說什麼就是什麼。
我在廣州打過一場官司, 原告的老伴要做心臟支架, 並在手術前與醫生說好放3個。
所以, 醫患關係是一種主動和被動的關係。 臨床中, 醫生完全可以向患者介紹非採購招標的產品, 並以“患者需要”為由要求購買這類產品。 這樣一來, 採購招標必然會遇到很大阻力。 因為使用集中採購招標的藥品, 醫生拿不到回扣, 沒有動力去推。 這是導致集中採購招標屢屢落空的重要因素。
中國青年報:醫療器械價格虛高的背後到底是什麼樣的利益鏈?
卓小勤:這個利益鏈的頭兩個環節, 就是醫院和生產企業。 企業定價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