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耳膜下陷的原因

耳膜是人體耳朵內部存在的一個重要構成物質, 耳膜在耳朵中發揮的主要作用就是隔開外耳和中耳。 因此耳膜還具有一定保護中耳的效果, 正常人的耳膜都應該是平滑并且工整的, 耳膜在耳朵內部是以透明形式存在。 可是還有一部分人會感覺到耳膜明顯下陷, 引起耳膜下陷的主要原因會有哪些?

耳膜內陷是什么原因

鼓膜, 是外耳與中耳的分界, 它位于外耳道底, 是個橢圓形的半透明膜。 鼓膜表面呈現出一種淺漏斗形, 出現鼓膜內陷時, 鼓膜便向著中耳的方向往里陷。 鼓膜內陷的原因是由于鼓膜內外的氣壓不平衡造成的。 在鼻咽部有一個開口向下、向后、向外, 另端開口于鼓膜前壁的管道, 這個管道叫咽鼓管。 它的作用是溝通鼓室與鼻咽部, 使鼓室與外耳道的大氣壓相等, 以保持鼓膜壓力的均衡。 如果患有分泌性中耳炎, 則可導致咽鼓管功能出現障礙,

使鼓膜內外的大氣壓失衡。 這樣由于來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氣壓力的作用, 時間久了, 就會出現鼓膜內陷的情形

1、耳鳴:多為低調間歇性, 如“劈啪”聲, 嗡嗡聲及流水聲等。 當頭部運動或打呵欠, 擤鼻時, 耳內可出現氣過水聲。 2、患者周圍皮膚有發“木”感,

心理上有煩悶感。 3、耳痛:急性者可有隱隱耳痛, 常為患者的第一癥狀, 可為持續性, 亦可為抽痛, 慢性者耳痛不明顯, 本病甚為有關耳內閉塞或悶脹感, 按壓耳屏后可暫時減輕。 4、聽力減退:聽力下降, 自聽增強, 頭位前傾或偏向健側時, 因積液離開蝸傳, 聽力可暫時改善(變位性聽力改善), 積液粘稠時, 聽力可不因頭位變動而改變。

由以上小編的講解, 大家現在知道為什么鼓膜會內陷了吧。 中耳炎是導致這樣的情況發生的主要問題。 那么現平時的時候注意安全和與衛生十分重要的, 不要老是用手指或者是耳耙來掏耳朵。 更不能用力太大, 會很危險的。 小孩子不可以自己掏耳朵的。

鼓膜內陷該如何進行治療

出現了鼓膜內陷,應當對癥治療。 如患分泌性中耳炎、咽喉部疾病或鼻炎, 則要先把這些病治好。 其次是采取咽鼓管吹張法來暢通咽鼓管。 具體做法是: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氣, 但用力一定要適當, 須在有經驗的醫生指導下完成, 如果用力過猛, 容易造成鼓膜破裂。 用此法應時注意, 由于存在著將鼻咽部的感染傳致中耳的可能, 尤其是鼻、咽部有炎癥分泌物較多時, 不要做捏鼻鼓氣的動作。

咽鼓管發炎堵塞的急性期和感冒引起的鼻堵塞, 不要做通暢度檢查和吹張術, 也不可過分用力擤鼻, 此時應及時點些麻黃素一類粘膜收斂藥, 以保持鼻腔通暢, 防止并發中耳炎。

只要聽力基本正常, 輕度的鼓膜內陷并不是什么毛病, 如果有的人咽鼓管阻塞或狹窄, 以致鼓室和外界氣壓不能保持平衡, 不但有鼓膜內陷, 而且聽力有所降低, 伴有耳鳴、耳悶, 這就是病態了, 醫學上稱為慢性非化膿性中耳炎。 它雖不像化膿性中耳炎那樣流膿或流水, 但耳聾、耳悶、耳鳴等癥狀令人很苦悶。

引起咽鼓管阻塞的原因很多, 如肥厚性鼻炎、下鼻甲后端肥大、增殖體肥大、鼻咽部腫瘤等, 都可以壓迫咽鼓管口, 引起咽鼓管障礙, 使鼓

膜內外壓力失衡。 因此保持咽鼓管通暢,是防止鼓膜內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