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水越來越吃力 警惕是否游泳肩
最近廣州氣溫越來越高, 不少運動達人選擇轉戰游泳池, 免去運動後全身大汗的困擾。 游泳不僅是消暑的好方法, 也能增強心肺功能、鍛煉身體靈活度, 還能減肥燃脂, 是不錯的選擇。 不過, 醫生提醒, 游泳也要注意適度, 建議每次不要超過1小時, 因為太用力或太頻密, 可能會患上“游泳肩”。
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鄭小飛主任醫師介紹, 比起其他運動, 游泳時使用肩關節更加頻繁。 無論是哪種泳姿, 都需要借助上肢的力量前行, 但殊不知這些動作其實會讓肩部旋轉肌群的肌腱肩袖,
“游泳肩”指因游泳動作所引起的肩峰下撞擊綜合征和肩袖腱炎, 以及與此相關的肩關節功能紊亂。 傳統上認為游泳肩是肩關節周圍軟組織和喙肩弓之間的機械撞擊產生的炎症反應, 是一種微小創傷反復發生所造成的運動損傷, 早期往往表現為休息時或夜間肩部疼痛、活動度下降、力量減弱等。
對於愛好游泳的患者, 醫生提醒, 一旦出現游泳後的肩部疼痛, 建議前往醫院接受肩關節磁共振檢查, 以明確是否患上游泳肩。 游泳肩發現越早治療越早, 療效越好。 不要試圖通過長期的非甾體類抗炎藥和康復理療來治療游泳肩,
四招預防游泳肩:
1.游泳前, 諮詢游泳教練, 掌握正確的游泳動作;
2.游泳前進行熱身運動, 充分舒展身體;
3.每次游泳時間及強度根據個人情況適可而止, 建議每次不超過1小時;
4.平時的力量訓練很重要, 避免平時不鍛煉或短時間內進行劇烈運動。 (全媒體記者梁超儀 通訊員張燦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