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秋冬心腦血管病高發 5類人群須謹防

秋季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傳統高發期。 每年11月到次年2月的秋冬季節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發期。 對於這個病, 很多年輕人都不以為然, 以為它是老年人的“專利病”。 但其實近年來, 心腦血管疾病呈現“年輕化”趨勢, 患病人群從二十幾歲到八十歲不等。 所以在這心腦血管疾病高發的秋冬季節, 人人都應該關注自己的心腦血管健康, 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秋冬季節易頻發

寒暖漸變, 常常不易立即感覺和體驗到, 且秋季的寒暖又常反復, 寒而複暖, 暖後又寒, 使人防不勝防, 秋季感冒受寒一般較為普遍, 但真正應防範的是心腦血管疾病。

為何心腦血管疾病在秋冬季節頻頻逞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秋冬季節, 天氣寒冷, 血管收縮變細, 容易引起心腦供血不足;二、秋冬季節天氣乾燥, 呼吸會消耗大量水分, 加上日常補水不足, 導致血液黏稠度過高, 進而使血液流通不暢, 可能致使血管堵塞;三、秋冬季節, 室內外溫差較大, 血管的劇烈收縮容易使得血管壁上附著的斑塊脫落。 斑塊隨血液流到狹窄的地方就容易堵塞血管。

除此之外, 心腦血管疾病還具有“四高三低”的特徵, “四高”即高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復發率;“三低”即低知曉率、低控制率、低治癒率。 從以上內容來看, 秋冬季節心腦血管疾病的確可怕, 但並非不能防患。 在日常生活中,

人們若能在衣食住行方面多加注意, 就有助於度過這個高危期。

五類人群須謹防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一些疾病的發病率正在逐漸呈現低齡化趨勢。 很多人覺得心腦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事情, 仗著自己年輕就不管不顧, 拿健康作為資本, 對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意識不強。

心腦血管病發病是多種危險因素相互作用和累加的結果。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 幾種危險因素中度升高時心血管病發病的危險超過單獨一種危險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險。 研究表明, 生活方式、飲食習慣、血壓、血脂、血糖、膽固醇和其他主要危險因素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危險直接相關。 例如膽固醇水準與冠心病顯著相關,

隨著血壓水準的升高, 心腦血管病危險進一步增高, 如同時合併吸煙, 該危險將成倍增加。 現在的年輕人, 尤其是進入社會參加工作的人, 因為工作壓力大, 運動量低, 平時吃喝的應酬增多, 生活品質雖然得到改善和提高, 但是相應地卻影響了身體的健康。 如果不注意日常保健, 其實也很容易患上心腦血管疾病。

積極應對有法寶

其實在心腦血管疾病的所有發病因素中, 相當部分都是由個人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導致的。 因此,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在以下三個方面下功夫, 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具有積極的作用。

法寶一:聰明選擇食物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藥理學教授、康寶萊營養學院及營養諮詢委員會成員路易士J·伊格納羅博士提出,

使用含有一氧化氮的食物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 1998年, 他和另外兩位研究者, 因發現一氧化氮是機體產生的一種信號分子, 能夠舒張血管從而有利於血液迴圈, 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益處, 而獲得當年的諾貝爾醫學獎。 他的研究表明, 一氧化氮, 不僅可以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甚至可以逆轉心腦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 多吃些粗糧和綠葉蔬菜、瓜果。 如黃豆、玉米、燕麥、蕎麥、洋蔥、黑木耳、番茄、胡蘿蔔、桔子、蘋果、獼猴桃等。 這些食品有一定的降血脂、抑制血小板凝聚和預防血栓形成的作用。 同時, 多食用海魚與深海魚油, 因海魚與深海魚油含有豐富的EPA和DHA, 對於冠心病和腦血栓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法寶二:堅持運動 預防感冒

正常人皮膚上每平方毫米約有600根毛細血管, 平時只開放100-200根, 多運動能讓更多的毛細血管開放, 促進血液微循環;而長期不運動, 血管內的垃圾會逐漸累積, 形成粥樣硬化斑塊這個“不定時炸彈”, 還會影響到毛細血管供血, 並且隨時可能被引爆。 而秋冬季節, 由於天氣寒冷, 人體血液迴圈的能力大大下降, 適度做一些運動更為必要, 比如跑步、登山、跳舞等, 有助於加速血液迴圈, 保持心腦血管的“活力”。 但特別提醒的是, 秋冬的清晨較為寒冷, 室內外溫差大, 容易引起感冒。 而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等疾病極易誘發心梗、腦出血, 因此, 運動前先做準備動作、注意保暖是關鍵。

法寶三:心情舒暢 睡眠充足

愉悅的心情,

是血管保持通暢的重要因素之一。 有瑞士專家證實, 精神壓力可引起血管內膜收縮, 加速血管老化。 因此, 要做到不生悶氣, 不帶著壞情緒睡覺。 睡覺時以平枕為宜, 因為高枕可能因腦血流減少、迴圈減慢而觸發中風。 保證充足的睡眠, 有助於心腦血管功能的自我修復。

哪些人容易患

心腦血管疾病

◆連結

中老年人。 中老年人身體機能退化, 身體抵抗力普遍下降。 如若出現心慌氣短、四肢麻木、聽力視力下降等不良反應應引起警惕。

肥胖人群。 肥胖的人除了脂肪過多外, 往往還伴隨著血液中的膽固醇超標, 這就為心腦血管疾病埋下了病發的隱患。 因而肥胖的人在日常生活中應特別注意, 防範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過度飲食人群。 吃得多,攝入的熱量就多,多餘的熱量很可能就會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肥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嗜煙酗酒人群。吸煙喝酒會對血液迴圈及內臟造成傷害,進而出現血流不暢、血管痙攣的毛病,最終極可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壓力過大人群。壓力過大會影響到整個神經系統,導致精神緊張,從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導致人體器官功能紊亂乃至失衡,如此一來就極易造成動脈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吃得多,攝入的熱量就多,多餘的熱量很可能就會轉化為脂肪,從而導致肥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

嗜煙酗酒人群。吸煙喝酒會對血液迴圈及內臟造成傷害,進而出現血流不暢、血管痙攣的毛病,最終極可能會導致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

壓力過大人群。壓力過大會影響到整個神經系統,導致精神緊張,從而影響到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導致人體器官功能紊亂乃至失衡,如此一來就極易造成動脈硬化,誘發心腦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