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睡覺時手機放床頭無礙健康

手機接通瞬間輻射強

李小姐拿起自己的手機對準綜合場強儀, 上面跳出的數位為1伏/米。 輻射環境監督站的朱總工程師說:“一般來說, 我們的環境輻射水準在0.5伏/米, 也就是說, 手機平日的輻射已經超過了環境水準。 ”接著, 李小姐撥通了運營商客服電話, 在場強儀上, 接通的瞬間, 數字跳到12以上。 朱總工程師說:“GSM手機接通的瞬間在10—20伏/米, 而接通以後則維持在5伏/米左右。 ”果然, 接著, 手機的數字回落到5—6。 朱總工程師提醒市民, 在手機撥打和接聽電話時, 不要急於將手機放到耳邊, 在螢幕顯示接通成功後再進行通話,

而長時間通話則建議使用耳機。 朱總工程師表示, 隨著技術水準的提高, 現在的手機輻射已有大幅度降低。 記者拿出了自己的3G手機, 對準場強儀後顯示的數位僅在0.1—0.3伏/米之間, 接通運營商客服電話的瞬間也僅跳動到0.6, 接通後則維持在0.2左右。 “現在的4G水準下, 手機以及基站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更小。 ”

信號不佳避免手機通話

輻射專家提醒, 市民在使用手機時一定要注意, 現在的手機一般都具備功率自動調節功能, 在信號品質越好的地方, 發射功率越小, 輻射越低;反之, 在信號品質時有時無或較差的地方, 手機發射功率較大, 輻射較高。 “應該避免在信號不佳的地方長時間使用手機。 ”

“手機能不能邊充電邊通話?我聽說這樣輻射強度大。

”市民徐先生向專家提問。 專家表示, 由於有外接電源, 的確會導致輻射相對較高。

“晚上睡覺時手機可以放在床頭櫃嗎?”市民吳先生問。 專家告訴他, 手機待機時的電磁輻射強度很低, 一般情況下, 放在床頭櫃是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 但如果放在枕頭底下睡覺就不太好了。

一名孕婦穿著防輻射服走到諮詢台前詢問:“我的防輻射服有作用嗎?”專家表示, 這些多用銀纖維材料製作的孕婦防輻射服, 通過金屬絲網阻隔電磁波傳播, 對特定波長的磁場輻射有一定的防護作用。 不過, 目前市售的手機防磁貼等都沒有作用。 而在電腦旁放置仙人球、吃碘片等“防輻射妙招”等, 事實上也都沒有效果。

移動基站電磁影響可控

對於市民最為關心的發電廠、變電站、移動基站會不會影響生活的問題, 專家表示, 按照電力設計規範, 變電站內的變壓器採用金屬外殼, 而且必須接地, 這種手段下, 變壓器周圍的電磁場水準已大大降低。 同時, 不少變電站採用全戶內型、全地下型的人性化設計, 對周圍居住環境基本不產生電磁場影響, 有些地下型的變電站地面還佈置了優美綠化, 效果不錯。

為了保證居民區的資料通話品質, 需要在居民社區架設基站, 基站天線發射的電磁波類似於聚光燈, 能量主要是向四周傳播的, 對基站所在樓的電磁輻射很小。 而且, 基站發射的電磁波衰減得很快, 只要發射天線合理架設, 對周圍居民的電磁影響也是可控的。

在現場, 專業人員將場強儀架設起來, 並對準長壽公園附近的一個基站進行測量, 液晶屏上的數字在0.6—0.9之間跳動。 技術人員表示, 目前上海的總體輻射水準只要控制在12伏/米以下, 就屬正常狀態。

避免家電輻射有訣竅

現代生活中有大量產生電磁場的家用電器, 專家提醒市民, 微波爐運行時應儘量拉開距離, 也不要從視窗觀察食物狀況, 對於防護門有明顯鬆動的微波爐, 則需要及時維修更新。

使用電熱毯時, 建議通電加熱到所需溫度時, 切斷電源後再用。

電吹風也會產生較大電磁場, 使用前儘量用幹毛巾擦乾, 減少電吹風使用時間, 開啟出風後再靠近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