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運動處方有哪些
在中醫上我們都是講究天然, 沒有副作用, 在飲食健康上這一點顯的非常明顯, 但是在運動上, 中醫方面也有一定的優勢, 那麼下面專家就為我們講解一些中醫的運動處方。
意守指意念專注, 調息指呼吸調節, 動形指形體運動, 統一是指三者之間的協調配合, 也就是要達到形神一致, 意氣相隨, 形氣相感, 使形體內外和諧, 動靜得宜, 方能起到養生健身的作用。 中醫養生思想與現代新興的運動處方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在指導思想、實施功能、研究內容及方法上有相互借鑒之處。 因此, 挖掘古代養生理論與實踐方法, 對於研究現代運動處方具有不可估量的實踐意義。
1.散步
散步是最原始的運動方法之一, 將其視為一種主動養生的行為, 在《黃帝內經》中就有明確的記載。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說“春三月, 夜臥早起, 廣步於庭……養生之道也。 ”說明在陽春三月的清晨,
散步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調和五臟、強壯筋骨的作用。 運動生理學證明步行首先是全身的肌肉、韌帶、關節等運動器官的活躍, 繼之是呼吸、迴圈、消化、泌尿、內分泌、血液、神經系統也都處於非常活躍的狀態, 並使內臟各器官的功能保持協調與平衡, 提高機體的新陳代謝。
2.跑步
跑步是最受人喜愛的運動保健項目之一, 簡單易行, 健身效果明顯。 運動養生所採用的跑步方法主要是健身慢跑,
3登高
登高的動作是在高抬腿的基礎上, 克服自身的重量而向上走的一種全身運動, 有時甚至需要手足並用。 登高的運動量較大, 可明顯地提高心肺的功能, 並有強筋壯骨的功效。 登高即是一種高強度的鍛煉, 也是一種耐力的鍛煉。 登高的過程中肌肉運動劇烈,
4.中醫養生思想與現代運動處方的聯繫與啟示
《黃帝內經》中將人體視為對立統一的陰陽關係, 應用陰陽對立統一的矛盾運動來認識或解釋氣血營運的生理化過程, 判定正常或異常的生理狀態。
在運動處方研究過程中, 強調的是對於運動目的、種類、強度、持續時間、頻度以及實施監測等內容, 這與中醫養生思想家的研究內容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醫養生的方法經過長期發展, 不斷總結提高, 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較強的針對性。 伴隨著中國古代科學文化和古典哲學的發展, 運動與靜養的養生思想和方法也漸趨成熟, 形成了獨具東方特色的對後世有深遠影響的中醫養生思想, 也是指導中醫養生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