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主動鍛煉預防“五十肩”

病例:王玉驤(化名), 女性, 52歲, 平日家務多, 炒菜做飯買米買面, 兩年來時感右肩關節酸痛, 因症狀輕未予重視, 今夏幾次夜間吹空調後, 突發肩痛加重, 疼痛劇烈, 尤以夜間痛為重, 休息後不緩解, 伴肩關節上舉後伸受限, 不能抬肩和自如穿衣, 影響日常生活, 來院就診, 檢查肩關節活動受限, Neer征(+), 肱二頭肌腱長頭肌腱壓痛(+), X線檢查肩關節周圍組織腫脹, 診斷為凍結肩, 也就是常說的五十肩。

凍結肩, 因臨床多見於50歲左右患者, 故又稱為五十肩, 女性發病率高於男性, 多見於體力勞動者, 以肩關節疼痛和活動受限為主要症狀,

也因有患者常自覺有寒氣進入肩內而稱之為“漏風肩”。

凍結肩患者如王玉驤, 多數既往有肩關節過勞和過度運動病史, 常因寒冷氣候或肩關節運動強度過大誘發, 發病特點是肩關節酸痛和上舉受限, 嚴重者疼痛如針刺, 尤其是夜間疼痛影響睡眠, 即使經休息和暫停勞作, 疼痛也無明顯緩解, 部分患者疼痛可向頸部及前臂放射, 同時伴有肩關節各方向活動受限, 尤以前屈上舉、外展上舉和後伸障礙明顯, 因疼痛難忍不能自如做洗臉、梳頭、脫衣等動作, 影響起居。

凍結肩多由肩關節頻繁過度做某動作或長期姿勢不良或肩部外傷等造成, 從而引起肩關節慢性損傷, 致使肩關節囊、肩周軟組織、肩關節肌肉肌腱及韌帶受磨損擠壓,

產生慢性退行性改變, 表現為關節囊增生粗糙、關節囊內外粘連及肌肉肌腱韌帶勞損後的炎性粘連, 引發疼痛和功能受限。

凍結肩有自愈性, 指即使沒有經系統治療, 一兩年後症狀也能逐漸好轉和痊癒, 這是其與其他關節疾病的區別。 當然及時對症治療, 可明顯減輕疼痛和功能受限, 減短病程。 治療以止痛、功能鍛煉, 促進關節功能恢復為原則。

凍結肩的病程分為疼痛期、凍結期和緩解期。

疼痛期:即急性期, 持續時間是10周至3個月, 主要表現為肩關節周圍疼痛劇烈, 夜間加重, 痛不能寐。 治療以局部封閉、針灸、小針刀及口服消炎鎮痛藥物為主, 應停止肩關節運動使其休息, 控制肩關節活動, 不宜熱敷、熱療和自行揉搓、被動推拿,

以防肩痛加重, 待急性疼痛緩解後, 再推拿按摩以改善血液迴圈促進炎症消退緩解關節功能。

凍結期:即僵硬期, 持續時間是4個月至12個月, 凍結期患者肩關節疼痛多數減輕或不活動就不疼痛, 但始終存在壓痛和關節功能不同程度受限, 上舉、外展和內旋動作障礙, 治療以被動肩關節推拿及患者自主功能鍛煉為主, 嚴重患者必要時可採用麻醉狀態下推拿以松解粘連。

緩解期:即“解凍”功能恢復期, 持續時間是6個月至2年, 經治療和功能鍛煉後, 肩關節疼痛完全消失, 隨日常生活勞動, 肩關節活動範圍逐漸增加, 恢復正常或接近正常, 肩關節囊及肌肉肌腱韌帶的攣縮粘連解除, 也有部分嚴重患者因發生肩周廢用性肌肉萎縮和正常彈性,

未能達到全面康復, 針對此類患者, 還需視具體損傷程度制定康復措施。

預防凍結肩, 平日注重加強肩關節周圍肌肉主動鍛煉, 此外, 減少家務和運動中肩關節過度使用、避免長時間伏案工作及久居寒涼場所, 也是預防中的重要環節。

以下介紹幾種肩關節自主鍛煉方法, 既可加強肩周肌肉韌帶力量預防疾病發生, 也可用於凍結肩恢復期自我治療:

端肩:肩膀上抬(聳肩練習), 雙肩同時或左右肩交替進行, 每組10次, 每日5組。

患肢劃圈:彎腰30度, 健臂托舉患臂, 做患臂劃圈動作, 順時針行上下左右劃圈動作, 每次5分鐘, 每日5組。

搓背:患臂內旋從背後由下向上摸背, 健臂從背後由上向下拉患臂,

此動作由於兩臂一般難以互相摸到, 可用毛巾連接兩臂, 如同搓背。

梳頭:患肩像梳頭一樣由前額、頭頂向枕後、耳後繞頭1圈, 每組做20次, 每日2-3組, 晨起練習為佳。

抱頭:兩足站立與肩同寬, 雙手交叉後緊抱後腦, 同時兩肩兩肘展開與身體平行, 然後兩肘收攏挾頭部, 此動作反復交替進行, 每組10次, 每日3組。

來源《中國中醫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