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游公共泳池防染病妙招

暑假本來正是游泳的好時節, 可是最近一則新聞卻令人們對游泳的熱情大減——廣州四成泳池水質不合格!據廣州市衛生局公佈的《2013年廣州市游泳場所水質監測》報告, 337個游泳場所的合格率僅為64.1%, 主要的問題是換水不足致尿素超標, 用消毒劑過猛導致餘氯過量。 一邊想跳到泳池裡暢遊, 一邊又擔心水質問題。 如何才能游得健康, 少染病甚至不染病。 採訪了多位專科醫生, 為您“支招”。

【皮膚病】

攻略:游泳後仔細沖洗全身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 章星琪教授

章星琪教授說, 泳池裡可以傳染很多疾病,

其中兩大類皮膚病值得一提。 一類是真菌性皮膚病, 尤以足癬的傳染病例最多, 泳池裡和泳池邊都可能傳染。 有的媽媽陪孩子去學游泳, 並沒有進游泳池, 就是光著腳站在泳池邊, 竟然也被傳染了足癬。 這是因為泳池邊往往比較潮濕, 如果清潔、消毒得不徹底, 很容易滋生真菌。 章星琪教授補充說, 是否會得足癬, 除了與是否接觸到真菌有關外, 也與個人體質密切相關。 當抗真菌免疫力差時也就更容易得足癬。

在游泳池可能染上的另一種少見皮膚病——游泳池肉芽腫, 病原體為海分枝桿菌, 患者手或腳上劃破後又接觸水源感染所致。 症狀為手或腳上形成結節的包塊, 有時還伴有紅腫。 這時一定要去醫院的皮膚科就診,

進行細菌培養, 確診後及時治療方可痊癒。

對於泳池中餘氯超標, 章星琪認為, 餘氯超標會讓泳池的氣味較刺鼻, 對皮膚可能有一定刺激, 但一般不會增加游泳者患皮膚病的風險, 因此不用過於擔心。 她建議游泳者上岸後用淋浴認真清洗身體, 洗乾淨後再用幹毛巾把身體擦乾淨, 特別是腳趾縫裡也要擦乾淨, 然後用護膚保濕乳液遍搽全身。 當皮膚出現破損時, 即使是小傷口, 也最好不要去游泳, 這樣也可降低患皮膚病的幾率。

【紅眼病】

攻略:眼紅別濫用氯黴素

受訪專家/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 黃仲委教授

很多游泳愛好者常隨身帶上氯黴素眼藥水, 一從游泳池出來, 就滴上幾滴氯黴素來“預防”紅眼病,

有的甚至進水前和出水後都滴上幾滴氯黴素, 美其名曰“雙保險”。

這樣真的能預防紅眼病嗎?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眼科黃仲委教授告訴, 氯黴素是廣譜抗菌類眼藥水, 普通人遊完泳後滴此類眼藥水是不合適的。 遊完泳後有些人會覺得眼睛不舒服, 甚至有充血發紅的症狀, 多數是因為眼睛在水裡受到水流包括水中的氯和一些雜質的刺激而出現的暫時現象, 一般只需用生理鹽水或保健類的滴眼液清潔一下, 過後就能緩解。 如果症狀持續, 甚至第二天仍有眼紅、眼部分泌物增多現象, 則應儘早到醫院排查原因。

黃仲委教授介紹, 引起眼紅的原因很多, 比如急性結膜炎、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即俗稱的“紅眼病”)等。

上述眼病雖然都屬於病毒或病菌感染, 需要消炎、清熱, 但在治療處理上仍有不同。 比如症狀較輕的紅眼病患者只要沖洗眼睛、滴能清熱解毒或消炎的眼藥水, 多數人3-5天就能基本痊癒;症狀較重者除了滴消炎眼藥水, 還須配合口服疏風清熱、解毒涼血的中藥, 使病情更快得到控制。

他認為, 氯黴素確實有較好的消炎效果, 在急性結膜炎、紅眼病的治療中都可能會用到, 但並不建議經常使用, 更不能長期作為“預防用藥”, 否則容易產生耐藥性。 有研究顯示, 濫用氯黴素可能引起白細胞減少, 甚至引起再生障礙性貧血。

【外耳道炎、中耳炎】

攻略:耳朵進水及時弄幹

受訪專家/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耳鼻喉科 張湘民教授

游泳後易受到疾病攻擊的另一個器官就是“耳朵”, 最常見的就是急性中耳炎, 通常在游泳後一到兩天最為明顯。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耳鼻喉科張湘民教授介紹說, 游泳引起中耳炎一般有三個途徑_

一是不乾淨的池水進入外耳道, 外耳道中耵聹(耳屎)較多, 引發外耳道炎, 進而感染鼓膜, 誘發中耳炎。

第二個途徑是, 一旦嗆水, 池水容易進入咽鼓管, 而細菌或黴菌也隨之進入, 造成從內到外的逆行感染。 兒童咽鼓管發育不成熟, 嗆水後更易誘發中耳炎。

第三個途徑是感冒中或感冒後引起了鼻炎, 影響咽鼓通氣和引流, 游泳後也易出現中耳炎。

中耳炎若不及時治療, 導致反復發作, 更可能引起聽力喪失或嚴重感染,

甚至出現菌血症、敗血症等。

從預防角度來說, 張湘民教授建議, 如果耳朵內的耵聹過多, 或有大塊耵聹, 最好在游泳前清理乾淨, 否則耵聹遇水膨脹, 容易引起堵塞。 游泳過程中如果耳朵進水, 應該讓進水的耳朵向下, 單腳彈跳, 有助於水排出。 或者將幹毛巾、幹紙巾放入耳朵, 利用虹吸作用將進入耳朵的水吸出來。 同時, 儘量避免跳水、潛水, 感冒時或剛剛生過病, 身體抵抗力差, 都不宜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