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疾病

長期睡眠不足小心損傷大腦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 長期的缺乏睡眠會損害腦力, 可能導致永久腦損傷, 該研究結果已刊登在了《神經科學學報》上。

美國研究人員發現,

長期睡眠不足可能導致大腦的損傷, 事後補覺或亦無濟於事。

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神經系統研究人員西格麗德·維齊和同事用小白鼠做實驗, 參照倒班工人的作息時間制定一份睡眠時間表。 他們讓小白鼠打盹, 然後短時間或長時間內弄醒它們。
研究人員隨後檢查這些小白鼠的大腦, 尤其是檢查一束關聯意識和認知功能的神經細胞“藍斑”。 結果發現, 這些老鼠損失大約25%的神經細胞。
研究人員解釋道, 當小白鼠稍有睡眠不足時, 那些神經細胞會作出反應, 製造更多被稱作“去乙醯化酶3型”的蛋白質,
以提供能量和保護。 但如果缺覺成為習慣, 神經細胞的反應會關閉, 經歷幾天“倒班”睡眠後, 細胞開始加速死亡。
因此, 長期缺覺會損害腦力, 可能導致永久腦損傷。 維齊說, 這一發現尚屬首次, “先前沒人會真的以為睡眠不足能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
維齊還說, 仍需對人類展開更多這類研究。 她的團隊打算研究一些已故的倒班工人, 查看他們是否受到類似腦損傷。 這一研究結果刊登在《神經科學學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