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不吃晚餐更易發胖 晚餐要這樣吃才健康

新華社電 已經到了冬天, 寒冷天氣下, 由于身體對熱量的基本要求, 體重的增加成了好多人面前的難題。 于是, 減肥再次被提上日程。

對于很多人來說, 減肥一年四季都在進行, 好像許多人都已經認可了“不吃晚飯就能減肥”“晚飯吃水果就能減肥”等觀念。 然而, 不吃晚餐真的能減肥嗎?如果吃晚餐, 怎么吃才科學?

晚餐吃還是不吃?這是一個問題。 不吃晚飯, 對身體有傷害嗎?

“餓”當然是我們選擇不進食后最直觀的感受, 除了這個, 不吃晚飯對我們的健康還有什么不好的影響呢?

不吃晚飯危害多

1. 傷腸胃

胃酸的pH值為0.9~1.5, 不吃晚飯, 胃酸會傷害、腐蝕胃黏膜, 對養胃不利, 時間長了會使胃潰瘍、胃炎發病的風險增加。

2. 影響睡眠

到了晚上, 午餐攝入的食物已經消化吸收, 胃里自然是饑腸轆轆, 如果堅持不吃晚飯, 晚上你可能會餓得睡不著覺, 身體得不到正常休息, 第二天身體會感覺很累, 注意力不集中, 工作、學習效率更低。 長此以往容易導致精神狀態不佳, 甚至免疫力低下, 疾病也會乘虛而入。

3. 更易發胖

晚上不吃飯, 身體需要的能量得不到, 人體會選擇將新陳代謝放慢, 減少能量的損耗, 而不是通過復雜的生化反應, 把身體里的脂肪轉成能量。

因為肌肉消耗能量快, 身體就會犧牲肌肉, 保留脂肪。 肌肉減少, 基礎代謝就會減慢, 最后形成惡性循環,

即使你和以前吃同樣多的食物, 身體也會優先儲存脂肪, 而不是轉化成能量消耗掉, 所以會比以前更胖。

4. 營養素缺乏

對于大部分現代人來說, 不吃早餐或早餐單一, 會營養不足, 中午在單位或學校也很少能做到食物多樣、營養均衡, 所以晚餐對大多數人來說反倒是營養最為豐富的一餐, 如果不吃晚餐, 早餐和午餐也沒有改善, 那么不吃晚餐就會帶來一些營養素的缺失, 比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一些維生素、礦物質, 進而引起身體不適的一系列連鎖反應。

晚餐要這樣吃才健康

既然晚餐是如此重要, 那么晚餐要怎么吃才健康?一起看看吃晚餐的四大原則。

一、種類多, 能量少

晚餐是一天當中查漏補缺的好機會,

如果你的早餐和午餐都是糊弄了事的話, 那么晚餐一定要重視起來。 晚餐的原則, 盡量增加種類, 但是要攝入較低的能量。

主食以雜糧雜豆、薯類等作為優先選擇;盡量選擇豆制品作為優質蛋白質的補充, 即使肉類也最好選擇魚蝦類、禽類等, 而且一定要控制合適的量;至于蔬果類, 蔬菜以含纖維和礦物質多的綠葉菜、十字花科為好, 少選含淀粉高的蔬菜, 水果糖分不宜過高.

二、用餐時間不宜晚

晚餐除了要以清淡為主, 注意烹調方式, 還要注意用餐的時間。 一般建議晚餐時間不宜超過晚上7點, 因為我們胃的排空時間是4小時左右, 這樣在晚上睡覺前, 胃里的食物基本消化完畢, 能使胃得到充足的休息, 保護我們的腸胃功能正常。

三、七八分飽保健康

吃晚餐還有一點要特別注意, 晚餐不宜吃得過飽, 俗話說七八分飽保健康, 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是過飽容易造成能量過剩, 引起肥胖;二是造成胃、肝、胰腺等消化器官在睡眠時還要工作, 加重這些臟器的負擔, 久而久之, 影響身體健康。

四、細嚼慢咽, 口味清淡

因為工作或者學習的原因, 為了趕時間, 很多人吃飯都是狼吞虎咽。 到了晚餐, 時間充裕, 不妨把速度慢下來, 細嚼慢咽。 這樣不僅可以讓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 減輕腸胃的工作負擔, 而且更容易吃飽, 減少食物的過量攝入。

在口味上, 也是以清淡為主。 因為晚上活動量小, 消化能力弱, 晚餐少吃重口味的食物, 有助于減肥。

三類人可以不吃晚餐

對于絕大多數人來說, 晚餐并不是可有可無, 好好吃飯, 身體才能健康。 但也有這么三類人, 是可以不吃晚餐的。 對于他們來說, 不吃晚餐反而“更健康”。

一種是體重嚴重超標的人, 即BMI>28、體脂率>30%的人。 對這些本來就需要控制體重的人來說, 最重要的就是控制飲食, 限制能量攝入, 因此可以考慮不吃晚餐。

第二種是午餐或下午茶吃多了的人, 下午沒有很大的運動量, 到晚餐時間一點都不餓。 對于這種情況, 可以考慮不吃晚餐。

第三種是晚上睡得特別早的人, 晚飯和睡覺時間最好間隔3小時左右, 如果你晚上八九點時就睡了, 那只要保證全天能量和營養充足, 晚餐不吃也沒問題。

[責編:云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