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母乳寶寶大便黃中帶綠

對於很多爸爸媽媽們來說, 其實是很難通過寶寶的大便情況來判斷孩子是不是健康出現了問題。 當遇到寶寶大便黃中帶綠的情況, 要不然就是大驚失色, 要不然就是完全不當回事。 其實, 遇到寶寶大便黃中帶綠的時候, 爸爸媽媽們一定要注重起來, 因為這很可能說明寶寶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

嬰兒大便黃中帶綠怎麼回事

1.新生兒胎便(墨綠色)

(1)剛生下來的寶寶, 即使沒吃一點東西, 出生後6~12小時也會拉出墨綠色胎便。

(2)不知道是寶寶體惜自己的媽媽, 還是他們不願意把自己每天周而復始吞咽的羊水弄髒, 反正寶寶一定要從媽媽肚裡出來後才肯拉自己人生第一次大便。 積存了9個月的胎便必須借著頻繁的排便才能清除乾淨, 一般需要延續2~3天, 每天3~5次, 濃重的墨綠色才能消失。

(3)胎便通常沒有臭味、狀態黏稠、顏色近墨綠色, 主要由孩子在胎內吞入的羊水和胎兒脫落的上皮細胞、毳毛、皮脂以及膽汁、腸道分泌物等組成。

這些與生俱來的東西很難洗淨, 有經驗的老人會告訴孩子的父母, 頭幾天一定要包紙尿褲而不是尿布。

(4)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早產兒排胎便的時間有時會有所推遲, 這主要和早產兒腸蠕動功能較差或孩子進食延遲有關。

2.過渡期大便(黃綠色)

(1)胎便排出的那幾日, 餵奶也開始進行, 待排淨胎便, 向正常大便過渡時的大便呈黃綠色。 多數新生兒在吃奶2~3天后大便呈現這一階段, 然後逐漸進入黃色的正常階段(母乳餵養的寶寶)。

(2)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新生兒餵養開始的時間和攝入奶量會直接影響過渡便出現和持續的時間。 若開奶延遲,

或攝入奶量太少, 過渡便出現的時間也會推遲。

3.哺乳期大便

(1)母乳餵養的寶寶(金黃色的軟糊便)

A、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 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 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的情形, 也不會有明顯臭味, 呈金黃色, 偶爾會微帶綠色且比較稀;或呈軟膏樣,

均勻一致, 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 母乳餵養寶寶的解便次數很彈性, 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 一天2~5次, 隨著孩子月齡的增長, 大便次數會逐漸減少, 2~3個月的孩子大便次數會減少到每天1~2次。 因此, 吃母乳的嬰兒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 只要嬰兒精神及吃奶情況良好, 體重增加正常, 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 就都是正常的, 家長沒有必要擔憂。

B、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母乳餵養的新生兒甚至會發生一天排便7~8次的狀況, 父母不必擔心, 這叫做生理性腹瀉, 屬於正常現象, 到寶寶長到一定時期這種腹瀉會自動消失。

(2)人工餵養的寶寶(土黃色的硬膏便)

A、用配方奶餵養的寶寶大便較少, 通常會乾燥、粗糙一些, 稍硬如硬膏, 但也是只要不難解, 不似羊便, 就沒關係。 如果消化沒問題, 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 略帶一些酸臭味, 每天約1~2次。

B、專家提醒—這不是壞“臭臭”:喝配方奶的孩子有時大便會黃中帶綠或青綠, 這是因為配方奶鐵質含量都很高, 當寶寶對奶粉中的鐵質吸收不完全時,

多餘的鐵質就會使大便帶綠色, 這情形是正常的。 並不是老輩人說的孩子大便呈綠色。 就是受到驚嚇引起腸胃不適。

嬰兒非正常大便情況

1熟悉了上述寶寶的正常“臭臭”, 就很容易辨認不正常的大便了。 總的說來, 排便次數和顏色的變化不能表示出什麼問題, 但是氣味和糞便中的含水量則可能會說明很多問題, 比如下面這些藏著隱患、預示著疾病的壞“臭臭”。

2媽媽肚子裡的異常羊水:

(1)B超顯示媽媽腹中羊水渾濁, 抽樣顯示有濁體。 說明胎兒將胎便排在了羊水中,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最大可能是胎兒缺氧窒息造成的。

(2)應對措施:定期檢查, 臨產前關注胎兒異常胎動。

3新生兒24小時不排便

(1)足月的新生兒出生後24小時內都沒有排出胎便。

(2)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4新生兒灰白便

(1)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2)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

(2)應對措施:請醫生檢查孩子是否有消化道先天畸形。

4新生兒灰白便

(1)寶寶從出生拉的就是灰白色或陶土色大便,一直沒有黃色,但小便呈黃色。

(2)應對措施:趕緊通知醫生,很有可能是先天性膽道梗阻所致。延誤診斷和治療會導致永久性肝臟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