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疼怎么辦?試試這4個泡腳方,緩解不適,遠離肩周炎
肩周炎是俗稱, 全名叫肩關節周圍炎。 肩周炎并非特定的疾病, 而懸由于某種原因使肩膀活動出現受限制的狀態, 是臨床上的常見多發病。 中醫古稱為漏(露)肩風、肩凝和凍結肩。 此病又因以50歲左右者多見, 故有“五十肩”之稱。
肩周炎多為單側發病, 也有極少數患者雙側同時發病。 肩部疼痛, 活動不便, 有時夜間痛醒, 后期則表現為肩關節粘連, 活動功能明顯受限。 患者常不能做背手、梳頭、系腰帶、穿衣等動作。 肩部肌肉有僵硬、緊張或肌肉萎縮現象, 同時肩關節周圍有明顯壓痛。
中醫學認為, 本病的發生是由于年老肝腎虧損, 氣血虛弱, 血不榮筋, 或外傷后遺, 痰濁瘀阻, 復感風寒濕邪, 使氣血凝滯不暢, 筋脈拘攣而致。 肩關節周圍炎初起肩周微痛, 常未引起患者注意。 以后疼痛加重, 甚則突起, 上舉不便。 后期引起整個角關節僵直, 活動困難, 疼痛可影響夜間睡眠,
1、妙地龍水
國方妙地龍, 紅花、成靈仙、桃仁, 五加皮、防已各。
[制作方法]將藥加清水2000毫升, 煎至1500毫升時取藥液倒人盆中, 先熏蒸, 待藥液溫度40℃左右時, 泡洗雙腳每次30分鐘, 每日2次。
[作用] 舒筋通絡, 祛痹止痛, 滑利關節。 適用于肩周炎。
2、桂枝大棗水
桂枝、大棗、羌活, 生姜、甘草、白芍、桑枝。
[制作方法]將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 煎至1500毫升時取藥液倒人盆中, 先熏蒸, 待藥液溫度40℃左右時, 泡洗雙腳每次30分鐘, 每日2次。
[作用]祛寒止痛, 舒筋活血。
3、川烏樟腦水
川烏、樟腦、細辛各, 冰片, 陳醋。
[制用法]將上藥加清水2000毫升(冰片、陳醋除外), 煎至水剩150毫升時, 倒出藥液, 與冰片、陳醋一起倒入腳盆中, 先熏蒸, 待藥液溫度適宜時泡洗手腳, 每天泡洗2次, 每次40分鐘。
[作用]散寒止痛, 活血通絡。 主治肩周炎。
4、黃芪當歸
[配方]黃芪, 當歸, 桂枝、白芍、威靈仙、生姜, 大棗。
[制作方法]將上藥加清水適量, 浸泡20分鐘, 煎2次, 每次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