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半表半裡 始於《傷寒論》

對於半表半裡是誰先提出、最早見於何處?歷來爭議不斷, 多數人認為是成無己先提出, 理由是《傷寒論》記載是“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 而成無己才明確提出“半表半裡”。 即“半在裡半在外”, 和“半表半裡”不是同一詞義。 但也有的人提出成無己所稱半表半裡是錯誤的:“張仲景本無半表半裡證之說, 《傷寒論》第148條有‘此為半在裡半在外也’一句, 成無己《注解傷寒論》提出了半表半裡一語, 實為誤解。 ”

松岡的考證結論明確指出:“東洋醫學將外和表, 經常作為具有同樣意義的詞語被使用, 而且‘內’、‘中’、‘裡’亦同樣被看作同義詞。

文獻表明, 主持校正的林億等, 幾乎不加區別地將此類詞語皆作為同義詞處理。 ”因此, 松岡的考證說明了《傷寒論》第148條所記載的“半在裡半在外也”即是半表半裡之意, 即半表半裡最初出現於《傷寒論》。 當然, 半表半裡是否出現於《傷寒論》更要看《傷寒論》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明確, 《傷寒論》的主要理論、基礎理論是八綱, 即寒、熱、虛、實、陰、陽、表、裡八者, 前寒、熱、虛、實、陰、陽六者, 標明了疾病的病情病性;後表、裡二者, 標明了疾病的病位。 一些考證資料說明, 如《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經方者, 本草石之寒溫, 量疾病之淺深。 ”淺深亦是表裡、外內的同義詞, 即漢以前用八綱辨證, 病位概念只有表和裡, 尚沒有六經辨證理論。 經方應用方證對應理論的發展, 至漢代產生了六經辨證理論體系, 因此, 胡希恕先生明確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 ”

反復讀《傷寒論》可知, 半表半裡是產生六經的關鍵。 考證《本經》、《漢書·藝文志》、《傷寒論》可見確切軌跡。 半表半裡概念仍是八綱病位概念, 是表和裡的衍生概念,

產生於《傷寒論》, 如第97條:“血弱, 氣盡, 腠理開, 邪氣因入, 與正氣相搏, 結於脅下。 ”是說病不在表, 往裡傳, 但不是裡;第147條:“傷寒五六日, 已發汗而複下之, 胸脅滿, (陽)微結, 小便不利, 渴而不嘔, 但頭汗出, 往來寒熱, 心煩者, 此為未解也, 柴胡桂枝乾薑湯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