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清潔小牙縫有大講究 選對神器事半功倍

受訪專家/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副院長 黃少宏

小時候不明白大人們為啥總要剔牙, 等長大後, 才發現自己的牙齒也開始嵌塞食物, 人到中年後牙縫更是越來越大。 南方醫科大學口腔醫院(廣東省口腔醫院)副院長黃少宏解釋, 隨著年齡的增大, 有些人的牙齦不同程度會出現萎縮, 這時就會有更多牙根暴露出來, 於是牙縫會明顯增大, 會引起食物嵌塞及牙齒鄰間隙菌斑堆積, 普通牙刷的刷毛無法充分進入牙縫內清潔, 那麼就建議借助輔助工具來清潔牙縫, 不同的人群適合選擇不同的“神器”。

神器1:牙線或牙線棒

適合人群:有牙縫, 但牙縫不大者

使用技巧:截取約30-40釐米長的牙線, 將線的兩端纏繞在兩手的食指的第二指節, 約兩三圈。 兩指之間約5釐米, 用大拇指或食指支撐將牙線拉直, 引導牙線進入牙縫, 緊貼牙齒鄰面略成C形, 上下緩慢刮動清潔牙齒側面及牙齦深部的牙縫, 刮完一邊的牙面後, 再刮同一牙縫的另一個牙面, 將牙縫中的食物殘渣、菌斑及軟垢清理乾淨為止。 換一節乾淨牙線, 用同樣方法, 逐個將牙齒鄰面刮乾淨後漱口。 牙線棒使用更為簡單, 無需截取和纏繞牙線兩個環節。

特別提醒:牙線進入牙縫這個環節, 不要用蠻力硬壓入, 以免壓傷牙齦, 引起牙齦疼痛、出血。 可前後拉動,

讓牙線慢慢滑進牙縫, 再由牙齦的最低點開始, 輕輕上下拉動牙線清潔, 這樣便不會損傷牙齦。 最好的清潔頻率是每日早晚各一次。

神器2:牙間刷

適合人群:牙縫較大者, 多為中老年人或牙周病人

使用技巧:牙間刷有多種大小不同的形態和型號供選擇, 但牙間刷可沒牙線那麼“細”, 使用起來也許會有少許用牙籤剔牙的感覺。 因此最重要的是要選擇適合自己牙間隙寬度的牙間刷。 牙間刷就是一個能放入牙縫的“牙刷”, 基本的刷牙方式是一前一後作穿刺狀。 牙間刷在進入牙縫時, 最好與牙齒呈垂直狀(可對著鏡子操作), 不要斜著進入, 以免損傷牙釉質。

特別提醒:對每個牙間隙清潔, 來回次數不要太多。 最好在四次以內, 以免損傷牙齦的軟組織。

神器3:沖牙器

適合人群:有牙縫、牙周袋或做過烤瓷牙、固定義齒或正戴矯牙器人群

使用技巧:沖牙器有臺式和可擕式兩種。 其基本原理相同, 就是小的高壓水槍, 利用加了壓的水流沖洗牙齒縫隙、牙齦溝、牙周袋等各個隱藏的、難以刷到的部位。

以牙縫為例, 使用時將沖牙器的小噴嘴對準兩個牙齒與牙齦三點交匯處, 要能夠感覺到水流沖到了對面, 才算達到效果(比如說從外向內沖洗上牙的牙縫, 要能感覺到水流沖到了上顎部)。 一般沖洗1到3分鐘即可。 神器4:牙籤

適合人群:有牙縫, 且牙縫中嵌有硬物

如果牙間隙裡嵌入的食物較硬時, 你會發現無論你無論是用牙線、牙縫刷, 還是沖牙器, 都可能無法將硬物弄出來,

這時候就可以借助牙籤了。

特別提醒:民間有說法, 牙籤越用牙縫就會越大, 這個說法是沒有依據的。 不過黃少宏建議, 牙籤的選擇最好是軟木的, 相對質地較軟, 竹牙籤則相對過硬, 操作不當時可能會損傷牙齦。

知多D

任何“神器” 都不能代替牙刷

以上介紹的“神器”重點是清潔牙鄰面、牙齦溝及牙周袋, 沖牙器雖然也能沖掉牙縫間的食物殘渣、軟垢和部分清除牙齒光滑面上的軟垢, 但日常口腔保健, 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去除牙菌斑, 最好的辦法還是刷牙。 即使是加了壓的水, 也不能將牙菌斑徹底去掉。

黃少宏建議, 飯後漱口、早晚刷牙, 是每個人清潔牙齒的“標配”。 然後再根據個人的牙齒情況和習慣選擇牙線、牙間刷或沖牙器作為輔助清潔。

此外, 堅持每半年到一年定期到正規醫院進行牙齒潔治, 不僅能徹底地處理牙結石、色素斑, 而噴砂、拋光兩道工序也會把牙齒變得更光滑, 減少以後的色素沉著或沉積牙石的概率。 能夠做到這些, 到80歲還保有20顆好牙並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