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吃完早餐直接鍛煉傷脾胃 立秋后晚餐需多喝粥

如今人們的生活節奏愈發加快, 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也隨之改變。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中醫科專家馬軍為讀者盤點幾個常見的不合理飲食搭配, 教您夏天養脾胃, 秋冬不受罪。

吃完粥去鍛煉?不好!

陳阿姨自認為很注意養生, 每天早上絕不會空腹去公園練太極拳, 而是喝一點粥再出門。 可不知道怎么回事, 最近總是有胃脹胃痛的感覺。

馬軍解釋說, 很多人認為, 早上喝個粥就出去鍛煉, 沒什么問題。 這其實是不對的。 上了年紀的人本身的脾胃功能就有所下降。 吃完早餐直接鍛煉對脾胃消化是不利的,

尤其是夏天, 鍛煉出汗是陽氣消耗, 而脾臟喜燥而惡濕, 需要保護好陽氣才能脾胃健運。

馬軍介紹, 老人如果出現腹部脹悶伴有輕微的腹痛, 偶有打嗝, 大多是由于中焦氣滯所致, 治療上宜以行氣藥為主。 而有些人經常感覺腹脹但胃口還不錯, 則宜用厚樸七物湯。 如果腹痛感較強, 也有兩種情況:如果伴有嘔吐、口干、口苦, 宜用小柴胡湯, 如果疼痛難忍伴有大便干, 則需要適當通下, 宜用大柴胡湯。

飯后一塊冰西瓜?不妥!

小健一家都很喜歡吃西瓜, 晚飯后全家常坐在一起吃冰西瓜看電視, 小健尤其貪嘴兒, 每次都吃很多。 這幾天小健開始覺得不舒服, 白天吃不下飯, 雖然是大夏天, 還有點怕冷。

馬軍提醒, 夏天市民或多或少都會接觸生冷涼性食物,

有些人不注意控制, 很容易傷脾陽, 出現脾陽虛的情況, 較為多見。 如果胃口差還出現大便干、口苦則是實癥, 需要區分。 脾胃虛多因飲食失調、過食生冷、勞倦過度、或久病或憂思傷脾等所致。 像小健這種情況多還會有胃寒、喜溫喜按的表現, 治療上多用理中丸, 如果表現癥狀較為突出, 則可以用附子理中丸。 而實癥則用保和丸消食導滯即可。

生口瘡不一定就是熱氣

一吃辣就上癮的王小姐, 最近發現有點生口瘡, 以為是“熱氣”, 到藥店買了點降火沖劑, 喝了幾天卻也不見好轉。

馬軍認為, 口腔生瘡, 因為人體的火有實火和虛火, 因此去火的中成藥也一定要對癥。 如果是素體陰虛的人, 服用了清火的藥物,

不但起不到去火的作用, 還會導致陰虛更加嚴重, 體內的“火”也就更大了。 此外, 多數的口腔生瘡是寒熱錯雜的, 并不一定是單方面的原因, 需要引起注意。

馬軍介紹, 春夏秋冬各有養法。 夏天濕氣較重, 多吃豆類健脾利濕, 同時少淋雨、少貪涼。 從立秋開始晚餐多喝粥, 粥最健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