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拆穿健康謠言的套路,難道要留著它們過年?
過年好!今天是大年初二, 你和家人準備怎麼度過這一天?
雖然過年方式的選擇越來越多, 但多數人仍不能免俗, 串門走親戚,
第一個問題需要靠你的機智, 而第二個問題, 熊小知(微信內搜索“生命時報”關注, 每週日準時更新)想帶你識破最常見的幾種健康謠言套路, 趁著過節, 讓它們在全家老小面前“現出原形”。
套路一:食物甲和食物乙不能一起吃
真相:沒有食物相克, 但有食物過敏
現代營養學中, 並沒有食物相克的提法。 中國營養學會曾聯合蘭州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進行研究, 證明食物相克站不住腳。
研究人員在蘭州地區選用100名健康人員, 讓他們對同食機會較多的豬肉+百合、雞肉+芝麻、牛肉+土豆、土豆+番茄、韭菜+菠菜試吃,
食物之間不存在相克, 但人和食物之間可能存在“相克”, 這就是食物過敏。
對某些特定食物過敏者, 吃相應食物後, 輕者會突發全身皮膚瘙癢、潮紅、蕁麻疹、喉頭水腫、呼吸困難、哮喘等症狀, 嚴重者會出現血壓下降、意識喪失。 因其往往起病突然, 發展迅速, 如果搶救不及時, 很可能有生命危險。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過敏)反應科主任尹佳代領的團隊通過15年的研究發現, 在我國, 誘發過敏性休克的原因中, 食物誘因占77%。 誘發過敏性休克的食物清單裡, 排名前列的有:
小麥占37%;
水果/蔬菜占20% (最常見的致敏水果是桃子);
豆類/花生占7%;
堅果/種子 占5% (最常見的致敏堅果是腰果)。
如果一吃這些食物中的某一種, 就出現身體不適, 很可能是過敏了。 這時應諮詢醫生, 明確過敏原因, 盡可能遠離過敏原。
套路二:酸堿體質等“癌症體質”說
真相:醫學上無此說法, 癌症風險可參考5個問題
關於癌症發生的原因, 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都沒有研究的十分透徹, 於是有人將其歸因到“體質”上。
從醫學角度看, “癌症體質”這個概念根本不存在。 民間說的“病秧子不得癌”, 倒有一定道理。 如果自恃身體好, 生活方式不健康, 吸煙、酗酒, 不注意定期體檢, 身體有了異樣也不太在乎, 結果一發現疾病, 可能就是大病。
平時經常生病的人, 往往更關注身體變化, 有“小病”及時治療, 讓其沒有機會發展成大病, 所以“不容易得癌”。 但這些都與所謂的“癌症體質”沒有任何關係。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癌症高危人群, 不妨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我有癌症家族史嗎?如有, 建議在40歲後每年體檢,
我吸煙或常接觸二手煙嗎?吸煙是癌症的確切高危因素, 一定要戒煙, 並拒絕二手煙。
我超重嗎?肥胖和結腸癌、直腸癌、乳腺癌等密切相關。
體重指數BMI是國際上通用的衡量人胖瘦的指標, 它的演算法是:體重÷(身高的平方)。 其中, 體重以千克為單位, 身高以米為單位。 BMI一旦超過25, 就建議在平時調整飲食和鍛煉, 控制體重。
我吃得健康嗎?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及酗酒易導致肥胖、肝損傷。 常吃醃菜、烤肉等, 也不健康。
我的心情壓抑嗎?心理學上有一種人格分類方法, 其中的C型人格被稱為“癌症性格”。 這類人不善於表達或發洩諸如焦慮、抑鬱、絕望等情緒, 尤其是經常竭力壓制原本應該發洩的憤怒情緒。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重視定期體檢,才是預防癌症的靠譜方法。“癌症體質”這個詞,熊小知甚至懷疑是“不願健康生活體質”的人造出來的。
套路三:無處不在的致癌物
真相:致癌物等級≠毒性
層出不窮的“致癌物”也是不少人朋友圈的常客。先不說WIFI、牛奶這些已經被闢謠多次的“背鍋俠”,一些確實是致癌物的成分,也常被大家誤解。
致癌物的等級劃分,來自一個聽起來很厲害的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它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
IARC公佈的致癌物劃分標準是這樣的:
1類致癌物:致人類癌症的證據明確。
2類致癌物: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也就是說,不一定致癌。2類致癌物也分為2A類和2B類,致癌可能性2A>2B。呃,熊小知沒有罵人,真的。
3類致癌物: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它們的致癌風險小,其實已經相當安全。
4類致癌物:幾乎不可能致癌。熊小知也很想知道它存在的意義是啥。
但是,致癌物等級只能說明目前該物質致癌證據的明確程度,和毒性沒有直接關係!!!!!例如,香煙、石棉、香腸等加工肉類雖然同屬1類致癌物,但並不意味著它們有同等的危險性。
當然,1類致癌物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重點注意的,應儘量減少或避免與其接觸。
酒精、香煙、加工肉製品(香腸、醃肉)、黃麴黴毒素B1等都是常見的1類致癌物。戒煙限酒,不吃發黴的花生、玉米和各類堅果(如果不小心吃到了,要及時吐掉並漱口),能預防它們進入身體。
此外,各類防癌、抗癌食物雖然大多有相關研究佐證,但並不代表它們能完全將癌症拒之門外。這些食物可以在保證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當多吃,但不要將防癌的重任全寄託在它們身上。
雖然和親友們說清道理,告訴他們科學知識很重要,但也千萬別傷了和氣。有時候一次沒說明白的,通過讓親友長期接觸權威來源的健康知識,能使其自帶辨識力。健康素養的段位高了,自然會對謠言產生“免疫力”。
除了這些,還有更多謠言,熊小知實在沒辦法一口氣講完。如果對看到的健康知識拿不准,或者需要和親友在群裡“鬥健康資訊”,除了關注生命君和熊小知,還可以下載生命時報APP,二維碼我放在下麵了,請自取↓
這個APP也可以當做禮物,推薦給家人,當你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時,會有個貼身的健康管家守護他們。最後,熊小知祝大家新年能有新的健康目標,在生命路上收穫更多幸福和快樂!▲
本期編輯:張瑾 美編:靳豐華
致讀者:每次都是我在這兒講,也不知道你們聽得還滿意不,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可以在評論裡留言,票選前列的問題都有機會被我翻牌子哦。
生命萌寵拜大年
這個春節,生命君攜自家“主子們”給您拜年啦~!連續9天,萌寵實力送“福”。願新的一年,“福”氣就在你身邊。
姓名:奔奔兒,女,2歲半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
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重視定期體檢,才是預防癌症的靠譜方法。“癌症體質”這個詞,熊小知甚至懷疑是“不願健康生活體質”的人造出來的。
套路三:無處不在的致癌物
真相:致癌物等級≠毒性
層出不窮的“致癌物”也是不少人朋友圈的常客。先不說WIFI、牛奶這些已經被闢謠多次的“背鍋俠”,一些確實是致癌物的成分,也常被大家誤解。
致癌物的等級劃分,來自一個聽起來很厲害的機構——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它隸屬於世界衛生組織(WHO)。
IARC公佈的致癌物劃分標準是這樣的:
1類致癌物:致人類癌症的證據明確。
2類致癌物:致人類癌症的證據不明確。也就是說,不一定致癌。2類致癌物也分為2A類和2B類,致癌可能性2A>2B。呃,熊小知沒有罵人,真的。
3類致癌物:致動物和人致癌的證據都不明確。它們的致癌風險小,其實已經相當安全。
4類致癌物:幾乎不可能致癌。熊小知也很想知道它存在的意義是啥。
但是,致癌物等級只能說明目前該物質致癌證據的明確程度,和毒性沒有直接關係!!!!!例如,香煙、石棉、香腸等加工肉類雖然同屬1類致癌物,但並不意味著它們有同等的危險性。
當然,1類致癌物是我們在生活中必須重點注意的,應儘量減少或避免與其接觸。
酒精、香煙、加工肉製品(香腸、醃肉)、黃麴黴毒素B1等都是常見的1類致癌物。戒煙限酒,不吃發黴的花生、玉米和各類堅果(如果不小心吃到了,要及時吐掉並漱口),能預防它們進入身體。
此外,各類防癌、抗癌食物雖然大多有相關研究佐證,但並不代表它們能完全將癌症拒之門外。這些食物可以在保證飲食均衡的前提下適當多吃,但不要將防癌的重任全寄託在它們身上。
雖然和親友們說清道理,告訴他們科學知識很重要,但也千萬別傷了和氣。有時候一次沒說明白的,通過讓親友長期接觸權威來源的健康知識,能使其自帶辨識力。健康素養的段位高了,自然會對謠言產生“免疫力”。
除了這些,還有更多謠言,熊小知實在沒辦法一口氣講完。如果對看到的健康知識拿不准,或者需要和親友在群裡“鬥健康資訊”,除了關注生命君和熊小知,還可以下載生命時報APP,二維碼我放在下麵了,請自取↓
這個APP也可以當做禮物,推薦給家人,當你不能陪伴在他們身邊時,會有個貼身的健康管家守護他們。最後,熊小知祝大家新年能有新的健康目標,在生命路上收穫更多幸福和快樂!▲
本期編輯:張瑾 美編:靳豐華
致讀者:每次都是我在這兒講,也不知道你們聽得還滿意不,如果你有任何健康方面的疑問,可以在評論裡留言,票選前列的問題都有機會被我翻牌子哦。
生命萌寵拜大年
這個春節,生命君攜自家“主子們”給您拜年啦~!連續9天,萌寵實力送“福”。願新的一年,“福”氣就在你身邊。
姓名:奔奔兒,女,2歲半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微信號:LT0385)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我們不傳小道消息和謠言
我們不取吸引眼球的聳人標題
我們不做只為轉發量而存在的媒體
請你相信原創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們願意陪你一起認真走下去
人民日報主管 環球時報主辦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詢
010-65363786
010-65363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