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熱議

7個跡象或是癌症早期預警!2策略 終身防癌

癌症是死神的代表, 至今為止, 人們依然談癌色變。 其實, 癌症雖然可怕, 但並不是無跡可尋。 早發現才能早治療, 生活中的7個可疑跡象要警惕,

它們或許是癌變的早期表現!

1.疲勞

虛弱、乏力是多種類型癌症的症狀, 尤其是白血病。 專家提醒, 如果在睡眠充足、壓力不大的情況下, 仍然一直感覺疲憊不堪, 建議儘早做個全身體檢。

2.氣促

呼吸急促可能是肺癌的表現。 如果咳嗽了好幾周都沒好,

不管是乾咳還是咳中帶痰, 都有可能是肺癌的早期跡象, 建議及時就醫, 拍X光片、做CT等檢查。

3.胃灼熱

慢性胃灼痛、輕度噁心感, 可能是胃癌的早期表現。 如果服用抗酸劑後, 這些症狀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而且飯量比平時減小, 飯後有腹脹感, 建議及時就醫,

因為這說明你可能患有胃食管反流, 而胃食管反流會加大咽喉癌的癌前病變風險。

4.流感樣症狀

原因不明的發燒可能暗示著癌症。 大多數癌症都會在某個階段出現發燒, 通常是在癌細胞從原位轉移到身體其他部位時。 淋巴癌的早期症狀與流感尤其相似, 如持續發燒、疼痛等。

5.嘶啞

如果你上呼吸道感染症狀已消失或過敏季節已過, 但仍然聲音嘶啞超過2周, 尤其是症狀繼續惡化, 建議做個檢查。 聲音嘶啞或喉炎可能是喉癌、肺癌甚至甲狀腺癌的外在表現。 在很多情況下, 聲音嘶啞還可能是食管癌的唯一症狀。

6.胳膊痛

如果手臂和胳膊內部的痛感, 隨著時間增長變得越來越嚴重, 很可能是因淋巴結腫大壓迫神經導致的, 而這是肺癌的症狀之一。 這種痛感不像肌肉酸痛, 而是固定在某個位置, 與神經痛或關節炎疼痛類似。

7.腹脹

相比於男性, 腹脹是女性較為常見的生理現象, 但如果除去月經期前後, 每月仍定期發作, 尤其是沒怎麼吃東西, 依然腹脹難受的話, 建議及時去醫院做B超等檢查。 因為腹脹是卵巢癌的常見症狀之一。

癌症的發生於日常生活習慣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 兩大策略, 從行為習慣著手, 預防癌症!

策略一:

拒絕肥胖。 肥胖不僅會成為心腦血管疾病的“導火索”, 更是引發“癌症”的直接誘因。 研究發現:33%的癌症發生在肥胖人群中;其中肥胖女性比肥胖男性患惡性腫瘤的危險更高。 專家說:“腰圍每增加1寸, 患癌風險就會增加8倍以上。 ”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表示, 肥胖會誘發癌症, 主要因為肥胖者身上脂肪過多, 刺激體內激素水準提升, 而這正是誘發多種癌症的關鍵所在。 青睞“肥胖一族”的腫瘤分別是: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腎癌和乳腺癌。

此外,小腸癌、膽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與肥胖也有一定關係。更值得提醒的是,兒童肥胖也會給日後埋下隱患。研究表明,相對于正常體重的兒童,胖孩子日後患胰腺癌、膀胱癌、肺癌的幾率會越高。但肥胖的人也不要為此緊張,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一點都不晚。

拒絕久坐。面對人們久坐的生活習慣,專家建議,應該適當運動。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除了每天最少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活動,如跑步、網球等,更有益健康。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做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也可列入其中。

拒絕高熱量食物。有調查顯示,單純靠控制飲食就能將體重下降10%以上,並保持1年的肥胖者有20%。專家說,減肥要合理控制飲食,少吃或不吃高熱量食物;限酒,尤其要少喝白酒;三餐要規律,避免饑一頓飽一頓和暴飲暴食。需要注意的是,控制飲食並不意味著節食,長期單純節食將導致人體內環境紊亂,引起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

拒絕狼吞虎嚥。“只有慢慢吃,才能感受到饑餓感的消退和胃裡逐漸充實的感覺,然後適時放下筷子,保證七分飽的狀態。”專家說,如見到美食就狼吞虎嚥,往往容易吃得過多,也容易長胖。研究顯示,總是吃得太飽,會降低抑制細胞癌化因數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策略二:

選對食物。“癌”字中有3個“口”,可見飲食和癌症的關係有多密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明確指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專家表示,受膳食因素影響最大的癌症包括兩類:一類是消化系統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腸癌;另一類是與激素水準相關的癌症,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管好嘴,能讓患癌風險降低40%。”專家說。

“多植物少動物”。專家表示,多項研究證實,約30%男性腫瘤和60%女性腫瘤的發生與營養因素密切相關,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便可以明顯降低癌症發生的危險。但他強調,並不是宣導“吃素”,建議每天至少吃5份(1份約80克)不同蔬果,應多選深色蔬果。

多白肉少紅肉。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症關係最緊密,特別是乳癌、大腸癌等。含大量動物脂肪的食物能量相對較高,豬、牛、羊等紅肉每人每週攝取量應少於500克,可用雞、魚等白肉替代。另外,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少吃脂肪,如以豆類或豆製品取代部分肉;不吃或少吃肉皮和肥肉等。

多吃抗癌食物。“常見的抗癌食物有一百多種,主要分為四大類,適當多吃可錦上添花。”專家表示。

1.新鮮果蔬。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蘆筍、捲心菜、番茄、紅薯、魔芋、獼猴桃、西蘭花、蘿蔔、胡蘿蔔都是抗癌好食物。

2.豆製品。豆腐、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經常吃些豆製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3.菌類。約96%的菌類都有抗癌效果,可以多吃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4.綠茶。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

另外,高油、高鹽、高糖食品也是癌細胞喜歡的食物。多項研究發現,常吃這些食物,增加患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等癌症風險。因此,吃飯應儘量清淡,少吃油炸、過鹹食物和甜飲料 青睞“肥胖一族”的腫瘤分別是:食道癌、胰腺癌、結直腸癌、子宮癌、腎癌和乳腺癌。

此外,小腸癌、膽囊癌、喉癌、膀胱癌、子宮頸癌、卵巢癌等與肥胖也有一定關係。更值得提醒的是,兒童肥胖也會給日後埋下隱患。研究表明,相對于正常體重的兒童,胖孩子日後患胰腺癌、膀胱癌、肺癌的幾率會越高。但肥胖的人也不要為此緊張,從現在起就行動起來,一點都不晚。

拒絕久坐。面對人們久坐的生活習慣,專家建議,應該適當運動。中度運動的強度相當於快走。除了每天最少有30分鐘的中度運動外,時間更長、強度更大的活動,如跑步、網球等,更有益健康。最好可達到每天1小時的中度運動,或30分鐘的強度運動,如果做家務、休閒活動的強度足夠,也可列入其中。

拒絕高熱量食物。有調查顯示,單純靠控制飲食就能將體重下降10%以上,並保持1年的肥胖者有20%。專家說,減肥要合理控制飲食,少吃或不吃高熱量食物;限酒,尤其要少喝白酒;三餐要規律,避免饑一頓飽一頓和暴飲暴食。需要注意的是,控制飲食並不意味著節食,長期單純節食將導致人體內環境紊亂,引起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疾病。

拒絕狼吞虎嚥。“只有慢慢吃,才能感受到饑餓感的消退和胃裡逐漸充實的感覺,然後適時放下筷子,保證七分飽的狀態。”專家說,如見到美食就狼吞虎嚥,往往容易吃得過多,也容易長胖。研究顯示,總是吃得太飽,會降低抑制細胞癌化因數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策略二:

選對食物。“癌”字中有3個“口”,可見飲食和癌症的關係有多密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明確指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飲食習慣有關。

專家表示,受膳食因素影響最大的癌症包括兩類:一類是消化系統癌症,包括食管癌、胃癌、腸癌;另一類是與激素水準相關的癌症,有乳腺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等。“管好嘴,能讓患癌風險降低40%。”專家說。

“多植物少動物”。專家表示,多項研究證實,約30%男性腫瘤和60%女性腫瘤的發生與營養因素密切相關,大量食用蔬菜和水果便可以明顯降低癌症發生的危險。但他強調,並不是宣導“吃素”,建議每天至少吃5份(1份約80克)不同蔬果,應多選深色蔬果。

多白肉少紅肉。報告指出,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脂肪與癌症關係最緊密,特別是乳癌、大腸癌等。含大量動物脂肪的食物能量相對較高,豬、牛、羊等紅肉每人每週攝取量應少於500克,可用雞、魚等白肉替代。另外,掌握一些技巧可以少吃脂肪,如以豆類或豆製品取代部分肉;不吃或少吃肉皮和肥肉等。

多吃抗癌食物。“常見的抗癌食物有一百多種,主要分為四大類,適當多吃可錦上添花。”專家表示。

1.新鮮果蔬。其中所含的抗氧化劑、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類黃酮類化合物及其他活性成分有抗癌之效。蘆筍、捲心菜、番茄、紅薯、魔芋、獼猴桃、西蘭花、蘿蔔、胡蘿蔔都是抗癌好食物。

2.豆製品。豆腐、豆漿富含大豆異黃酮,經常吃些豆製品可以降低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的患病風險。

3.菌類。約96%的菌類都有抗癌效果,可以多吃冬菇、香菇、金針菇、木耳等。4.綠茶。綠茶中富含茶多酚,可與致癌物結合,抑制癌細胞的生長。養成每天喝2~3杯綠茶的習慣,可以預防胃癌、肝癌和肺癌。

另外,高油、高鹽、高糖食品也是癌細胞喜歡的食物。多項研究發現,常吃這些食物,增加患前列腺癌、胰腺癌、胃癌等癌症風險。因此,吃飯應儘量清淡,少吃油炸、過鹹食物和甜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