簕莧菜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Lè Xiàn Cài
【別名】刺莧、野莧菜、土莧菜、豬母菜、野勒莧、刺刺草、野刺莧萊、酸酸莧、刺莧菜
【來源】
藥材基源:為莧科植物刺莧的全草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aranthus spinosusL.。
採收和儲藏:春、夏、秋三季均可採收, 洗淨, 鮮用或曬乾。
【性味】甘;性微寒
【功能主治】涼血止血;清利濕熱;解毒消癰。 主胃出血;便血;痔血;膽囊炎;膽石症;痢疾;濕熱泄瀉;帶下;小便澀痛;咽喉腫痛;濕疹;癰腫;牙齦糜爛;蛇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9-15g, 鮮品30-60g。 外用:適量, 搗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廣西中藥志》:虛痢日久及孕婦忌服。 《福建藥物志》:根據民間經驗, 本品有小毒, 服量過多有頭暈、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附方】簕, 方言, 兩廣等地將竹上的刺稱作簕。 本品苞片常變形為銳刺, 猶如竹刺, 故有簕莧菜、刺莧菜等名。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