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的教育啟示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正在全國熱映, 一片叫好聲。 這部電影取材於印度真實故事, 由阿米爾·汗主演, 講述了曾經的摔跤手馬哈威亞·辛格·珀尕培養兩個女兒成為摔跤冠軍, 打破了印度傳統的故事。 《印度時報》稱, 這是一部女性為自己爭取命運自主權, 並贏得尊嚴的勵志片。 同時, 片中所反映的家庭教育模式也值得我們深思。
因材施教, 承認差異, 發現孩子的潛力。 影片中, 女兒們因一次打鬥展示了摔跤天賦, 父親馬哈威亞便開始對她們展開訓練。
生活中, 許多家長要求孩子按自己設計的模子成長,
對孩子的期望值要恰當。 劇中面對妻子和女兒的質疑, 父親馬哈威亞說:“給我一年時間, 不行, 我就放棄夢想。 ”
“一個月內必須把這個舞蹈學會”“一小時內必須背下來全部單詞”, 這些或大或小的要求都潛藏一個問題, 你對孩子的期望是否符合實際。 家長過高的期望, 脫離孩子實際的要求, 只會適得其反, 讓孩子認為學習好才是好孩子, 如果達不到要求就會受罰, 容易讓他們喪失自信, 壓抑內心的真實感受。 因此,
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 一年時間裡, 印度父親馬哈威亞為女兒制訂了嚴格的訓練計畫, 雖然家庭拮据, 他卻為孩子們創造儘量好的訓練條件、增加營養……兩個女兒最終的成功, 正是緣于父親身體力行、永不言棄的精神與努力。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你所做的點滴都將在他們的成長中留下深刻烙印。 因為, 家長看待事物的態度, 對孩子具有強烈的暗示和感染力。 所以, 如果希望孩子形成良好的品質和堅毅的性格, 父母要以身作則, 說話算數, 若父母不守承諾, 會降低在孩子心目中的可信度。
家長的鼓勵是孩子最好的驅動力。
孩子的自尊心較之成年人更加強烈, 要激發他們的潛能, 家長要在學習中發現和肯定其優點與進步, 及時鼓勵和引導, 這是孩子前進最好的助推劑, 能讓他們不斷積累自信, 迸發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