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粵人多是陽虛體質 進補要得法

“一夏無病三分虛”。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醫科主任秦鑒認為, “虛則補之”是治療一切虛損性疾病的基本方法。 但是, 體虛者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 不能亂補。 如若亂補很有可能“虛不受補”, 即體虛者不能承受峻烈的補藥, 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因此秦鑒提醒大家, 滋補時一定要講求方式方法, 不能盲目進補。

◆濕熱氣候陽虛證多

據秦鑒介紹, 中醫科遇到陽虛證(寒證)的患者逐漸增多, 這應與廣東地區的濕、熱氣候有關。 所謂陽虛證表現為怕冷, 不耐受寒邪, 夏天吹空調也容易起雞皮疙瘩。 濕為陰邪,

易傷陽氣, 尤其是損傷脾胃陽氣。 所謂“陽虛易得寒病”。

原本夏天是陽氣最旺的季節, 是人體從自然界攝取、補充陽氣的大好時機, 但是由於空調的普及, 加上不恰當飲用涼茶等, 也是寒證體質逐漸增多的原因之一。

另外, 秦鑒還表示, 濫用抗生素也是導致陽虛證多見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為從中醫角度來說, 抗生素屬於大寒之品, 濫用抗生素必傷人體的陽氣。

◆進補之前先辨藥性

秦鑒說, 按照藥性的“四氣”(即:寒、熱、溫、涼)和藥味的“五味”(即:辛、酸、甘、鹹、苦), 對於陽虛證的人, 可用溫性的食物、藥物調整。

溫性、熱性的藥物, 有祛除陰寒, 溫補陽氣的作用, 能治療各種陰性和寒性的病症。 比如乾薑性溫, 能治療寒邪凝滯引起的胃痛、腹痛、腹瀉;附子性熱,

能治療陽氣虛衰引起的四肢冰冷, 冷汗虛脫, 下痢清水等病症。

四氣與五味有著密切的聯繫, “味辛甘淡, 屬性為陽。 味酸苦鹹, 屬性為陰。 ”立秋之後, 陽虛證的人可適當減辛增酸。 專家還表示, 藥物對不同的陽虛臟器有不同的作用, 比如人參大補元氣, 歸脾、肺經;鹿茸補腎陽、益精血、強筋骨, 入肝、腎經;酸棗仁養心安神, 歸心經。

◆進補要循序漸進

糾正陽虛證(寒證)的方法有很多, 秦鑒認為, 不亂用用寒涼藥或涼茶, 避免濕邪遏傷陽氣, 用溫性的食物, 慎用抗生素, 都很重要”。 用食物進行調理時, 特別是在進補品時, 要有一定的策略。

秦鑒認為, 溫陽補品早晨服用, 滋陰補品晚上享受。 溫補品有興奮作用, 滋陰品有寧靜之效;滋補時要少用單味藥,

多用複方, 利於吸收, 藥效互相加強。

體虛患者各臟腑的吸收、轉化能力偏弱, 過快、大量進補會導致各種副作用的產生, 如上火、胃口差、煩躁等。 因此, 滋補時一定是從小劑量、慢頻率開始, 逐漸加大劑量、加強藥力、增加補益次數。 例如高麗參開始服用1-3克, 鹿茸的使用從幾片開始, 最初2-4天一次, 觀察無不良反應後可逐漸加量, 服用間隔時間適當變化。

Tips:用“參”調理

陽虛證

一般來說, 對於陽虛證的人群可以使用人參來調理, 但每一種參都略有差異, 紅參更適合陽虛體質者。

紅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活血、健脾補肺、益氣生津、益氣安神之功效。 秦鑒稱, 最好的紅參是———邊條紅參;次好———普通紅參;好———全鬚生曬參;一般———生曬參;差———糖參。

適合人群:紅參適合於老人、久病體虛者, 是陰盛陽虛者的首選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