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失眠不是病 治療須謹慎

現代生活節奏不斷加快、行業競爭日益激烈、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和各種矛盾不斷出現, 再加上家庭的不穩定, 人類的精神壓力越來越大, 常常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導致很多現代病的出現, 如焦慮症、抑鬱症和失眠症等, 最終影響睡眠, 表現為睡眠時間不足、睡眠品質下降, 從而影響生活品質。 但是睡不著不要輕易用藥, 是藥三分毒, 安眠藥更不例外。

失眠是一種臨床狀態

睡眠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生理過程, 一個人生命的1/3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 睡眠品質好壞直接關係到一個人的日常生活、工作效率。 一個人不吃飯可以活2周, 不喝水可以活1周, 但如果不睡覺, 只能活幾天。 如果連續3天不睡覺, 人就會出現精神錯亂。

人類的睡眠可分為非快速眼動睡眠和快速眼動睡眠兩期, 前者又分為4個期。 兩期加在一起為一個完整的睡眠週期。 正常人一晚可以有4—6個週期。

如果上述週期不完整, 則表現為睡眠品質不好。

失眠是指睡眠質或量的不滿意狀態, 通常不是一種病, 是一個臨床狀態。 入睡困難指就寢後30分鐘內不能入睡。 維持睡眠困難, 指夜間轉醒2次或2次以上。 睡眠不足, 指總睡眠時間不足6小時。

還有多夢、連續做夢醒後清醒記得, 或惡夢頻頻, 醒後不解乏。

導致失眠的原因主要有5個方面:一是軀體因素, 如疼痛、心悸氣短、咳嗽、瘙癢、尿頻等, 可導致睡眠—覺醒週期紊亂, 造成失眠。 二是生理性因素, 如時差、環境變化、過冷、過熱、噪音、強光等。 三是心理性因素, 如焦慮和抑鬱, 前者以入睡困難為主, 後者以早醒為主。 四是精神因素, 各種精神病均可導致失眠。 五是藥物性因素, 各種興奮藥可導致失眠, 長期服用安眠藥突然戒斷等也可導致失眠。

治療失眠要注意睡眠衛生

治療失眠最重要的方法是注意睡眠衛生, 包括按時睡、按時起、睡前避免服用有興奮作用的食物和藥物、白天不午睡、睡前溫水浴及做放鬆活動、調節好環境、避免強光和噪音、溫度適宜等, 為睡眠提供一個最好的環境。

其次, 可以進行藥物治療, 這是作為失眠的輔助治療, 用在第一種方法無效的情況下。 韓漫夫說, 一般不提倡用藥, 是藥三分毒, 安眠藥更不例外。 如果用其他方法能夠解決睡眠問題最好,

但也不忌諱用藥, 權衡藥物副作用和睡眠障礙的後果, 對於確有睡眠問題的人來說, 用藥比不用藥好。

用藥前, 最好找到失眠的原因;用藥時間最好在睡眠前15—30分鐘, 然後上床, 不要等到上床後很長時間睡不著, 精神緊張後再用藥, 此時往往效果不好。 此外, 安眠藥最好不要用一種, 要幾種不同種類的藥物輪換使用, 避免成癮以及藥物作用的下降。 用藥量要為最小有效量, 不可因為怕副作用而用很小的量, 既達不到安眠目的, 反復追加還可能產生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