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新年伊始,這個論壇驚動了整個醫學科技圈

1月14日, 由國家衛生計生委指導, 健康報社與相關醫學科研機構聯手舉辦的2017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 部委領導、兩院院士、資深專家齊聚一堂, 分享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成果和進展, 謀劃科技創新發展大計, 全面提升健康中國科技支撐能力。

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劉謙出席會議

並指出:

過去的一年, 是我國衛生與健康和科技創新事業改革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之年,

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和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相繼召開。 “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確定了“十三五”時期科技創新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 為我國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明確了行動指南。 國家衛生計生委黨組迅速貫徹落實這兩個大會精神, 並20年來首次召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工作會議, 系統部署了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的政策環境建設和重點工作任務, 強化了科技創新對於健康中國和科技強國建設的支撐與引領, 並提出醫療衛生機構及其技術人員同等享受國家各項科技創新的激勵政策。

劉謙表示, 當前,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 疾病譜、生態環境、生活方式不斷變化, 引發各種健康問題, 人民群眾對於生命品質和健康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 這對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事業發展以及廣大衛生與健康科技工作者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希望大家能夠以此次會議為起點, 以高度的責任感和時不我待的緊迫感,

著眼長遠、搶抓機遇、勇擔重任、勇攀高峰, 積極探索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工作的規律, 催生更多的科技成果, 更好地為人民健康服務。

健康報社社長鄧海華說:

衛生與健康領域的科技創新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內容, 是引領衛生與健康事業發展的原動力,

也是促進健康事業發展的關鍵舉措。 讓人民享有更好的醫療衛生服務、更放心的食品藥品, 解決重大疾病防控、生殖健康、營養與健康、人口老齡化等重大民生問題, 都離不開科技創新, 打破重要專利藥物市場被國外壟斷、高端醫療裝備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 從根本上緩解看病貴, 迫切需要科技創新;在生命科學和生物醫藥技術等前沿領域實現新突破, 滿足國家戰略佈局需求, 根本在於科技創新。 高舉科學旗幟、弘揚科學理念、和偽科學作鬥爭、傳播醫學科學知識始終是健康報最突出媒體特色之一。 健康報將在每年國家科技獎公佈之後, 定期舉辦“中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發展高峰論壇”, 以相互呼應、深度傳播,
搭建院士、專家、各方交流的平臺, 集思廣益, 助力我國衛生與健康科技事業。

據瞭解, 此次會議得到科技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科學院、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衛生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 在會議主論壇上, 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藥學會理事長桑國衛院士對“十三五”中國藥物創新與產業化進行了展望;國家衛生計生委規劃資訊司司長侯岩解讀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科技部社會發展司副司長田保國做了題為《“十三五”規劃國家醫學科技創新任務部署》的演講;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曹雪濤院士分析了生物醫學發展趨勢;愛思唯爾公司董事長Youngsuk Chi(池永碩)分享了國際醫學科技創新方向。 同時,會議還設四個分論壇,分別是重大新藥創新發展論壇、傳染病防治科技創新論壇、臨床醫學研究論壇、健康與科學傳播論壇,並邀請到相關院士、專家展示分享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溝通,增強成果展示。

會上,健康報社還發佈了“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和“2016年度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此次評選得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愛思唯爾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評審組對2016年度《科學》、《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臨床綜合領域和各專科領域的共計18種權威期刊進行了檢索分析,並檢索了包括健康報、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20多家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報導過的、以中國學者為主要完成人的醫學科技新聞報導,最後將83篇醫學科技新聞列入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備選條目。同時,評審組對2016年國際上完成的重大醫學科技進展和研究成果進行了遴選,最終從六大著名權威期刊上選出7000多篇基礎、臨床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文章中,選取了至少被國際上80家大眾傳媒提述的前100項原始研究成果作為國際部分備選條目。

評審設初評和終評兩個環節。

來自國內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中醫藥、藥學等不同領域的12位院士和來自科研管理、媒體專家代表進行終評。最終評選出2016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和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名錄附後)。

來自全國各省市衛生計生委、醫藥相關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醫藥相關學會協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委管醫院、各省人民醫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相關媒體等500 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附錄

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十大新聞、

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名單

“2016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1.時隔20年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工作會

2.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

3.利用內源性幹細胞治療先天性白內障取得重大突破

4.中國人的鹽鈉攝入量嚴重超標

5.活流感病毒可直接轉化為疫苗

6.我國科學家發現1445種病毒

7.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有了中國模型

8.首次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9.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檢測國產體外診斷試劑獲批

10.鼻咽癌化療新方案可使患者壽命延長9個月

“2016年度國際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1. 植入微電極陣列幫癱瘓患者恢復運動能力

2. 多項研究共同探究寨卡病毒致病機制

3. 局限性前列腺癌10年隨訪,不同治療效果差異不大

4. 2010年~2011年美國門診患者的不當抗生素處方發生率為30%

5. 水果攝入不足是中國人群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素

6. 含腫瘤RNA的納米顆粒可激發人體免疫系統抵抗腫瘤

7. 1990年~2013年病毒性肝炎的全球負擔在不斷增加

8. 一種人源性單克隆抗體可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β澱粉樣蛋白水準

9. 老年男性睾酮治療可多角度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10.美國推出人類基因組編寫計畫

同時,會議還設四個分論壇,分別是重大新藥創新發展論壇、傳染病防治科技創新論壇、臨床醫學研究論壇、健康與科學傳播論壇,並邀請到相關院士、專家展示分享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進展,促進學術交流溝通,增強成果展示。

會上,健康報社還發佈了“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和“2016年度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此次評選得到中國醫學科學院、愛思唯爾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

評審組對2016年度《科學》、《自然》、《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臨床綜合領域和各專科領域的共計18種權威期刊進行了檢索分析,並檢索了包括健康報、人民日報、科技日報等20多家主流媒體和門戶網站報導過的、以中國學者為主要完成人的醫學科技新聞報導,最後將83篇醫學科技新聞列入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備選條目。同時,評審組對2016年國際上完成的重大醫學科技進展和研究成果進行了遴選,最終從六大著名權威期刊上選出7000多篇基礎、臨床和公共衛生領域的文章中,選取了至少被國際上80家大眾傳媒提述的前100項原始研究成果作為國際部分備選條目。

評審設初評和終評兩個環節。

來自國內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公共衛生、中醫藥、藥學等不同領域的12位院士和來自科研管理、媒體專家代表進行終評。最終評選出2016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和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名錄附後)。

來自全國各省市衛生計生委、醫藥相關科研機構與高等院校、醫藥相關學會協會、國家衛生計生委委屬委管醫院、各省人民醫院、醫學院附屬醫院等醫療機構、醫藥企業、相關媒體等500 人參加了此次盛會。

附錄

2016年度中國醫學科技十大新聞、

國際醫學科技十大新聞名單

“2016年度中國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1.時隔20年召開全國衛生與健康科技創新工作會

2.埃博拉病毒入侵人體機制被破解

3.利用內源性幹細胞治療先天性白內障取得重大突破

4.中國人的鹽鈉攝入量嚴重超標

5.活流感病毒可直接轉化為疫苗

6.我國科學家發現1445種病毒

7.心血管疾病風險預測有了中國模型

8.首次用小鼠幹細胞體外製造出功能精子

9.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檢測國產體外診斷試劑獲批

10.鼻咽癌化療新方案可使患者壽命延長9個月

“2016年度國際十大醫學科技新聞”

1. 植入微電極陣列幫癱瘓患者恢復運動能力

2. 多項研究共同探究寨卡病毒致病機制

3. 局限性前列腺癌10年隨訪,不同治療效果差異不大

4. 2010年~2011年美國門診患者的不當抗生素處方發生率為30%

5. 水果攝入不足是中國人群心臟病和中風的風險因素

6. 含腫瘤RNA的納米顆粒可激發人體免疫系統抵抗腫瘤

7. 1990年~2013年病毒性肝炎的全球負擔在不斷增加

8. 一種人源性單克隆抗體可顯著降低阿爾茨海默病患者β澱粉樣蛋白水準

9. 老年男性睾酮治療可多角度提升患者生活品質

10.美國推出人類基因組編寫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