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白線薯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Bái Xiàn Shǔ

【別名】紅藤、山烏龜、一滴血。

【來源】

藥材基源:為防己科植物白線薯的塊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phania brachyandra Diels.

採收和儲藏:全年均可採挖,

除去鬚根, 洗淨, 橫切或縱切成片, 曬乾。

【原形態】白線薯 多年生草質落葉藤本。 塊根團塊狀。 枝稍扭曲, 有直紋, 無毛。 葉互生;葉柄比葉片長或近等長, 盾狀著生;葉片三角形或微圓, 長、寬近相等, 8-18cm, 先端鈍或有時具短尖, 基部近平截或微圓, 邊緣具波狀粗齒或近全緣, 兩面無毛或下麵脈上稍被微柔毛;掌狀脈向上和向下的通常各5條, 下面突起, 網脈細, 薄紙質。 花小, 單性, 雌雄異株;複傘形聚傘花序, 腋生或腋生於短枝上;雄花序稍纖弱, 傘梗常5-7條, 小聚傘花序稍密集;雄花:萼片6, 排成2輪, 倒卵形或闊倒卵形, 長1.7-2.2mm, 外輪寬1-1.3mm, 內輪較闊;花瓣3, 肉質, 長0.8-lmm, 寬1.5-1.9mm, 兩側邊緣內卷, 鑷合狀排列;聚藥雄蕊長0.5-0.7mm;雌花序緊密呈頭狀, 花期不見傘梗和小聚傘花序梗;雌花:通常有萼片1,

卵狀披針形, 長約lmm;花瓣2, 近圓形, 長約0.6mm。 核果闊倒卵形, 內果皮長約9mm, 背部有4行柱狀雕紋, 末端擴大呈頭狀, 每行約14-15顆, 胎座跡不穿孔。 花期5-6月, 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林區溝谷邊。

資源分佈:分佈于雲南東南部。

【性狀】

1.性狀鑒別 塊根類球形或不規則塊狀, 直徑10-40cm。 表面灰褐色至黑褐色, 有不規則的龜裂紋, 散生眾多小凸點。 商品多為橫切或縱切片, 厚0.5-lcm;新鮮切面淡黃色至黃色, 或放置後黃色變深。 斷面可見筋脈紋(三生維管束)環狀排列呈同心環狀。 氣微, 味苦。

2.顯微鑒別 皮層石細胞群較大而多, 常數十個成群斷續排列成一寬環狀;石細胞長圓形或長方形, 長徑40-100(-160)μm, 短徑40-80(-100)μm, 並有類方形或圓形的石細胞, 直徑50-70μm, 壁厚。 薄壁細胞含有眾多草酸鈣棒晶,

長7-25μm, 並有少數針晶和細長片狀結晶;澱粉粒單粒, 圓形或卵圓形, 直徑3-30(-40)μm, 臍點線狀、裂縫狀、點狀;少數為複粒, 由2-4分粒組成。

【化學成份】白線薯塊根含異紫堇定(isocorydine), 含量達1.48%, 據現有資料, 千金藤屬植物中異紫奠定含量在1%以上的僅此一種, 此外尚含左旋四氫掌葉防己堿(tetrahydropalmatine), 荷包牡丹堿(dicentrine), 青藤堿(sinomenine), 紫堇塊莖堿(corytuberine), 青風藤堿(sinoacutine), 去氫荷包牡丹堿(dehydrodicentrine), 異波爾定堿(isoboldine), 8, 14-二氫多花罌粟堿(8, 14-dihydrosalutaridine), N-甲基六駁堿(N-methyllaurotetanine), 頭花千金藤堿(cepharanthine), 輪環藤寧堿(cycleanine), 左旋箭毒堿(curine)及高阿羅莫靈堿(homoaromoline)等生物鹼。

【鑒別】理化鑒別 (1)取本品粗粉1g, 加乙醇10ml, 冷浸過夜, 濾過。 濾液蒸幹, 殘渣加稀鹽酸4ml溶解, 濾過。 取濾液1ml, 加改良碘化鉍鉀試液2滴, 產生大量橙色沉澱;另取濾液lml, 加碘化汞鉀試液2滴, 產生大量黃白色沉澱。

(檢查生物鹼)(2)藥材新斷面, 置紫外光燈(254nm)下觀察, 顯淡紫色螢光。

【性味】苦;寒;有小毒

【歸經】肝;胃經

【功能主治】行氣活血;祛風止痛;清熱解毒。 主胃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癰癤腫毒;濕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1.5-3g;研末服酌減。 外用:適量, 搗敷或研末調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