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紅果楠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出自《貴州草藥》。

【拼音名】Hónɡ Guǒ Nán

【英文名】Root of Redfruit Actionodaphne

【別名】涼藥、小楠木、粉天臺、老鷹茶

【來源】

藥材基源:為樟科植物紅果黃肉楠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ctinodaphne cupularis (Hemsl.) Gamble[Litsea cupularis Hemsl.]

採收和儲藏:夏、秋採收, 除去呢土雜質, 洗淨, 曬乾。

【原形態】紅果黃肉楠, 灌木, 高2-3m。 小枝細, 灰褐色。 葉輪生, 革質, 矩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 長6-10cm, 寬1.5-2.7cm, 兩端漸尖, 上面綠色稍有光澤, 下面稍蒼白色, 有微柔毛, 後漸脫落, 具羽狀脈, 中脈上面常凹下, 中、側脈下面隆起;葉柄長5-8mm。 花於枝上簇生;苞片于開花時脫落;雄花花梗密生褐色長柔毛;花被片6, 卵形, 幾相等, 長3mm, 花被管短於花被片;能育雄蕊9, 成3輪, 花藥橢圓形, 4室, 均內向瓣裂, 花絲長約4mm, 退化雄蕊細小。 果實卵形, 紅色, 生於杯狀花被上。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於叢林中。

資源分佈:分佈於廣西、貴州、四川、湖北、陝西、河南等地。

【性味】辛;性平

【歸經】肺經

【功能主治】清熱消腫;降逆止嘔。 主水火燙傷;腳癬;痔瘡;噁心嘔吐

【用法用量】外用:適量, 煎湯搽、洗患處。 內服:煎湯, 6-9g;或磨汁服。

【摘錄】《中華本草》《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