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上爬滿蚯蚓形狀的青筋,可能患了下肢靜脈曲張
在不經意間發現腿上出現“蚯蚓”狀的青筋, 時常覺得腿部沉重、乏力, 甚至會出現脹痛不適, 在睡了一晚后會明顯緩解, 而到了下午或長時間站立、行走后又明顯加重。 如果是這樣, 你可能患了下肢靜脈曲張!專家表示, 這些青筋其實是皮膚表面的靜脈血管, 其顯現甚至是突出曲張, 與長期站立、重體力勞動、妊娠等情況相關。
哪些情況易誘發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血管疾病。 專家說:“靜脈曲張實際上就是血液蓄積、靜脈管壁薄弱等原因而導致靜脈血管迂曲、擴張。 最常見的就是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 由于血管的靜脈瓣膜出現了問題, 失去‘單向閥門’的作用, 使下肢血液回流出現障礙, 久而久之皮膚表面的淺靜脈血管就會由于壓力出現迂曲擴張。 另外, 當胎兒、腫瘤等壓迫到靜脈血管時, 也可能出現靜脈曲張的問題。 ”
他表示,
靜脈曲張早期是否需要治療
靜脈曲張需不需要治療?也許在不少人的觀念中, 靜脈曲張更多地是影響美觀。 王女士就是持有這種想法的人, 她患上靜脈曲張已經10多年了, 腳上的“青筋”早從最初的一條條突起變成了現在的團狀。 但她認為除了不太好看之外, 沒對生活產生什么影響, 除了走路時偶爾會出現發麻、脹痛等癥狀也沒有太大的不舒服。 “這么多年都這樣, 也沒什么問題。 我年紀大了也不在乎這些, 還需要去治療嗎?”專家表示, 靜脈曲張的發展因人而異, 有的人“底子好”, 靜脈曲張發展不快;而有的人隨著退休和生活習慣的調整,
專家介紹, 看到青筋暴露時不要過于緊張, 這種情況不一定是靜脈曲張, 有的是由于個人體質問題, 如身體消瘦的人群體表的淺靜脈容易暴露出來, 而長期體力運動或者運動員, 靜脈血管也相對較為粗壯。 但如果突出的靜脈血管越來越多, 并且慢慢變成彎彎曲曲的“蚯蚓”狀就要引起重視了。 建議去醫院檢查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在解決原發病后, 才進行靜脈曲張的治療。 治療方式分為藥物、射頻、激光、注射硬化劑、外科手術等方式。
靜脈血栓重在預防
盡管目前靜脈血栓有比較成熟和安全的治療方法, 但專家強調靜脈血栓應重在預防。 尤其是高發人群和有家族史的人群, 都應該注重日常保健。 他建議出現靜脈曲張的人群可以考慮穿著醫用彈力襪,
另外, 在休息的時候可以多把腿抬高, 還可以結合按摩手法, 由踝部向膝蓋方向揉搓小腿肌肉, 以促進靜脈血回流。 久坐少動的白領人士建議每一個小時都起來走動走動, 也可以在休息間隙做一做下肢保健操, 通過加強腿部肌肉收縮方式, 促進下肢血液的循環。 下肢健身操每次20秒, 做3-5次。 第一, 把雙手放在膝蓋上, 用力向下按壓。 同時用力將腿部稍微抬起離開地面, 抗地心力可引起腿部肌肉的收縮, 擠壓血液流通。 左右腳分開進行。 第二, 雙手放在膝蓋外側, 用力向內壓。同時腿部用相反的力道向外頂,引起腿內側肌收縮。第三,雙手握拳平放在膝蓋內側,用力向外推。同時大腿用力向內側擠壓拳頭,形成對抗力加強了腿外側肌肉收縮。
用力向內壓。同時腿部用相反的力道向外頂,引起腿內側肌收縮。第三,雙手握拳平放在膝蓋內側,用力向外推。同時大腿用力向內側擠壓拳頭,形成對抗力加強了腿外側肌肉收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