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保健人群

保健人群

​大腿韌帶撕裂的症狀

不經常做韌帶拉伸的人真的一旦動作過大就會造成大腿韌帶撕裂, 很多的意外事故造成大腿分開的幅度太大導致拉傷。 大腿韌帶拉傷首先就是疼痛, 尤其是走動的時刻, 再就是嚴重的導致拉傷部位會出現紅腫淤青。 對於突發性的拉傷一定要及時冷敷, 按摩, 不要讓傷情加重。 韌帶拉傷其實也分為韌帶損傷和韌帶斷裂, 因此要很好的區分再做治療。

1、大腿肚韌帶扭傷的症狀

大腿韌帶拉傷也是最常見的,比如打籃球容易出現小腿韌帶拉傷, 大腿韌帶拉傷的症狀,一般表現為壓痛,自感疼痛,輕者發生韌帶部分纖維的斷裂,重者則韌帶纖維完全斷裂,引起關節半脫位或完全脫位,從而出現關節功能障礙。 發生關節、韌帶扭傷應當在24小時內採用冷敷,必要時加壓包紮,24小時以後採用理療、熱敷、按摩、針灸治療。 待疼痛減輕後可增加功能性練習。

對急性大腿損傷,如果出現劇烈疼痛,切不可輕易處理,可讓患者平臥,並用擔架送醫院就診。

2、大腿拉傷的治療方法

2.1、部分斷裂:關節內無積血,外翻位元X線片顯示內側關節間隙不大,可做局部封閉、彈性繃帶加壓包紮,早期鍛煉股四頭肌或用踝上長腿石膏托固定於膝內翻和稍屈位3—4周,石膏完全幹後可開始股四頭肌鍛煉和下地行走。

2.2、完全斷裂:原則上應行手術治療如韌帶斷裂,可直接縫合;如骨附著處撕脫,可用鋼絲貫穿法固定或直接縫合於骨膜及軟組織上。 如有撕脫骨片,則用鋼絲或螺絲釘固定。 如合併半月軟骨損傷,應予以切除。 合併前膝交叉韌帶損傷者,應先修補。 術後石膏固定4—6周。

2.3、陳舊性損傷:積極堅持股四頭肌鍛煉,以增加關節穩定性。 經積極鍛煉後,關節仍不穩定者可行手術修補。 用闊筋膜或半腱肌,股薄肌腱代替內側副韌帶。 外側副韌帶受傷機會很少,很少需要手術治療。

3、韌帶扭傷的鑒別

韌帶斷裂: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導致相關韌帶被動牽拉而引起撕裂或完全斷裂。

韌帶斷裂往往伴有扭傷和骨折。 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

韌帶扭傷:韌帶扭傷是指四肢關節或軀體部的軟組織(如肌肉、肌腱、韌帶、血管等)損傷,而無骨折、脫臼、皮肉破損等情況。

臨床主要表現為損傷部位疼痛腫脹和關節活動受限,多發於腰、踝、膝、肩、腕、肘、髖。

韌帶挫傷:一般是因為在活動中,做出超出關節活動範圍的動作,韌帶損傷程度不嚴重,會出現紅腫。

韌帶撕裂:即韌帶部分斷裂,通常採取保守治療。 踝關節韌帶撕裂,手術治療效果未必比保守治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