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痛非小病 分分鐘要命
胸悶、胸痛、呼吸困難是心梗的典型症狀, 分分鐘可猝死奪命。 及時溶栓、介入、搭橋, 是心梗救命的“三板斧”。 不過以往這“三板斧”只能在三甲大醫院“揮舞”, 很多心梗、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的患者死于基層往大醫院轉送路上。 廣東擬於2017年~2019年建設不少於100個胸痛中心, 讓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成為胸痛近距離救命的“主力軍”。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何雪華 通訊員粵衛信
致命胸痛:
四五十歲為高發期
發病年齡低至21歲
據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副院長李宏介紹, 胸痛是症狀, 背後是急性心肌梗死、主動脈夾層、肺動脈栓塞等三大致死性急性胸痛疾病,
病例數量:今年至今, 該院就收治了211例胸痛病人, 心梗27例, 主動脈夾層3例, 也就是說胸痛的1/5~1/3心梗是“元兇”。
患者年齡:有老年患者, 但最多的是40~50歲的患者, 30~40歲患者如今多了起來, 年齡最小的心梗患者才21歲。
具體措施:白雲區正在建設全區胸痛患者區域協同救治網, 包括區二院、區中醫院在內的4家醫院作為試點單位。
總體資料:4家醫院的胸痛中心今年共接診到急性胸痛病人達664人次, 其中114人確診急性心肌梗死, 12人是主動脈夾層, 15人行溶栓, 85人規範化轉運行PCI, 正是因為就近救治, 才使得99%人成功逃出“死神”魔掌。
病例:就地溶栓救了他們一命
8天前的早上,
與強叔一樣幸運獲救的還有白雲區人和鎮的陸先生。 38歲的他, 上個月突發胸痛, 扛了1小時才到白雲區中醫醫院看急診, “胸痛中心”在5分鐘內給他做了心電圖檢查, 確診是“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還有一位白雲區江高鎮的40多歲男子, 突發胸痛到區二院就醫, 護士正在幫他做心電圖檢查, 他突然發生奪命室顫, 胸痛科醫生馬上進行心臟複律, 並在半小時內為他溶栓, 開通梗死的血管, 隨後60分鐘內直接轉送至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導管室做支架治療。 “及時搶救, 連插管都不用。 ”該院急診科主任周志明說。
呼籲:將溶栓藥物納入醫保範圍
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主任周志明指出,
隨著全省100個胸痛中心的創建, 廣東近距離救命的能力將大大提高。 而對於基層胸痛中心而言, 溶栓無疑是最有力的“武器”。 不過, 多家基層胸痛中心的負責人指出, 溶栓藥物不入醫保報銷, 是近距離救命的“攔路虎”。
原來, 像第三代溶栓藥物替奈普酶(TNK-tPA), 早期溶栓打通血管的成功率達80%以上, 大多數人1支即可, 但價格高昂, 一支費用高達7000元左右。
因此, 胸痛中心醫護人員聯合呼籲:將溶栓藥物納入醫保範圍, 可挽救很多生命。
計畫:“救心三板斧” 非大醫院專屬
溶栓、介入、搭橋, 是占胸痛比例最大的心梗救治方案, 俗稱“救心三板斧”。 不過, 以前這“三板斧”只能在大醫院“耍”。
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副主任、胸痛中心醫療總監王海祥指出, 溶栓是心梗最前線的治療, 目前在時間窗應用溶栓, 實現血管開通、再灌注成功率達80%以上。 以前別說支架介入、搭橋, 基層就連溶栓治療都做不了, 收治的心梗患者只能向大醫院轉送。
王海祥表示, 溶栓可不止靜脈給藥這麼簡單,
對此, 省衛生計生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2017年~2019年, 廣東胸痛中心建設啟動。 將利用3年時間, 在全省範圍內創建不少於100個胸痛中心, 原則上三級綜合醫院和縣級綜合醫院等承擔急性胸痛主要接診任務的醫院均應建立胸痛中心, 其中至少50%的醫院通過廣東省胸痛中心認證。 每個地級市創建至少一個胸痛中心示範基地。
屆時,僅廣州市白雲區就將有7家醫院建成“中國基層胸痛中心”。這些醫院最明顯的特徵是緊急就醫時,“急診科”與“胸痛中心”是並列出現的。
點贊:首批基層胸痛中心 兩個在白雲
廣州聚集了全省最優質的醫療資源,近40家三甲醫院就佈局在中心城區。記者瞭解到,在中心地區外的心梗患者救治之路上,廣州又一次走在全省最前。
7月22日,第三批次中國胸痛中心及基層胸痛中心認證結果公示,國內共73家胸痛中心裡28家通過認證,僅有2家“中國基層胸痛中心”全部在廣東廣州,分別是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白雲區中醫醫院胸痛中心。據瞭解,這兩家非PCI胸痛中心,實施的是溶栓+轉運模式,需要實現胸痛病人首次醫療接觸10分鐘內出心電圖結果;20分鐘內完成肌鈣蛋白檢測;30分鐘內進行溶栓或轉院。在這兩家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包括保安、後勤人員都接受過胸痛分診意識培訓,一聽“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就會提醒先到胸痛中心篩查是否為三大致命胸痛。
事實上,這兩家胸痛中心分別與5~6家社區醫院聯手,向上轉送的救治網包括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院附屬醫院、廣醫三院等PCI醫院,實現“雙繞行”,即轉送直接進入心臟導管室,而繞開急診流程,為溶栓、支架介入治療極力爭取時間窗。
截至目前,白雲區二院已溶栓29例,白雲區中醫院已溶栓2例、實現轉運PCI共32例。龍峰介紹,白雲區的胸痛救治網還將進一步擴大,將從4家試點單位,全區鋪開達19家基層胸痛中心。
屆時,僅廣州市白雲區就將有7家醫院建成“中國基層胸痛中心”。這些醫院最明顯的特徵是緊急就醫時,“急診科”與“胸痛中心”是並列出現的。
點贊:首批基層胸痛中心 兩個在白雲
廣州聚集了全省最優質的醫療資源,近40家三甲醫院就佈局在中心城區。記者瞭解到,在中心地區外的心梗患者救治之路上,廣州又一次走在全省最前。
7月22日,第三批次中國胸痛中心及基層胸痛中心認證結果公示,國內共73家胸痛中心裡28家通過認證,僅有2家“中國基層胸痛中心”全部在廣東廣州,分別是白雲區第二人民醫院胸痛中心、白雲區中醫醫院胸痛中心。據瞭解,這兩家非PCI胸痛中心,實施的是溶栓+轉運模式,需要實現胸痛病人首次醫療接觸10分鐘內出心電圖結果;20分鐘內完成肌鈣蛋白檢測;30分鐘內進行溶栓或轉院。在這兩家醫院,所有的醫護人員包括保安、後勤人員都接受過胸痛分診意識培訓,一聽“胸痛、胸悶、呼吸困難”就會提醒先到胸痛中心篩查是否為三大致命胸痛。
事實上,這兩家胸痛中心分別與5~6家社區醫院聯手,向上轉送的救治網包括廣州軍區廣州總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中醫院附屬醫院、廣醫三院等PCI醫院,實現“雙繞行”,即轉送直接進入心臟導管室,而繞開急診流程,為溶栓、支架介入治療極力爭取時間窗。
截至目前,白雲區二院已溶栓29例,白雲區中醫院已溶栓2例、實現轉運PCI共32例。龍峰介紹,白雲區的胸痛救治網還將進一步擴大,將從4家試點單位,全區鋪開達19家基層胸痛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