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它們否則入“毒”太深
1、組織管理措施。 企業的各級領導必須十分重視預防職業中毒工作, 在工作中認真貫徹執行國家有關預防職業中毒的法規和政策, 結合企業內部接觸毒物的性質, 制定預防措施及安全操作規程, 並建立相應的組織領導機構。
2、嚴格進行環境監測、生物材料監測與健康檢查。 要定期監測作業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 將其控制在最高容許濃度以下。 實施就業前對工人要進行健康檢查, 排除職業禁忌症者參加接觸毒物的作業。 工作後也要堅持定期健康檢查, 及時發現康情況並妥善處理。
3、做好個人防護。 做好個人防護與個人衛生, 對於預防職業中毒雖不是根本性的措施, 但在許多情況下能起到重要作用。 除普通工作服外, 對某些作業工人尚需供應特殊質地或式樣的防護服。 如接觸強鹼強酸應有耐酸耐鹼的工作服, 對某些毒物作業要有防毒口罩與防毒面具等。
4、增強體質。 合理實施有毒作業保健待遇制度, 因地制宜地開展體育鍛煉, 注意安排夜班工人的休息, 組織青年進行有益身心的業餘活動, 以及做好季節性多發病的預防等, 對提高機體抵抗力有重要意義。
5、降低毒物濃度。 降低空氣中毒物含量使之達到乃至低於最高容許濃度, 是預防職業中毒的中心環節。 為此, 首先要使毒物不能逸散到空氣中, 或消除工人接觸毒物的機會。 其次, 對逸出的毒物要設法控制其飛揚、擴散, 對散落地面的毒物應及時消除。 第三, 縮小毒物接觸的範圍, 以便於控制, 並減少受毒物危害人數。
(1)改革工藝。 儘量採用先進技術和工藝過程, 避免開放式生產, 消除毒物逸散的條件;採用遠距離程式控制, 最大程度地減少工人接觸毒物的機會;用無毒或低毒物質代替有毒物質等等。 如用真空灌裝代替熱灌法生產水銀溫度計;用四氯乙烯代替四氯化碳乾洗衣物;用靜電噴漆代替人工噴漆等。
(2)通風排毒。 應用局部抽風式通風裝置將產生的毒物儘快收集起來, 防止毒物逸散。 常用的裝置有通風櫃、排氣罩、槽邊吸氣罩等, 排出的毒物要經過淨化裝置, 或回收利用或淨化處理後排空。
(3)合理佈局。 不同生產工序的佈局, 不僅要滿足生產上的需要, 而且要考慮衛生上的要求。
(4)安全管理。 對生產設備要加強維修和管理, 防止跑、冒、滴、漏污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