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藍青丸的功效與作用

您聽說過中藥方劑藍青丸嗎?中藥方劑是一種中醫的治療方法, 對很多症狀有著非常好的改善效果,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處方】 藍青汁3升, 黃連8兩, 黃糵4兩, 烏梅肉2兩, 白術2兩, 地榆2兩, 地膚子2兩, 阿膠5兩。

【制法】 上為末。

【功能主治】 中焦熱, 水穀下痢。

【用法用量】 方中地膚子, 《聖濟總錄》作地骨皮。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本方取藍青之清熱解毒, 兼連、柏之苦燥濕熱, 地膚子之清利膀胱, 地榆之散血中火, 白術之健脾逐血, 阿膠之滋血潤燥, 烏梅之收耗散津。 為熱痢水穀不消之的方。

【摘錄】 《千金》卷二十

【處方】 藍青(熬)1兩半, 附子1兩半,

鬼臼1兩半, 蜀椒1兩半, 厚樸2兩, 阿膠2兩, 甘草2兩, 艾葉3兩, 龍骨3兩, 黃連3兩, 當歸3兩, 黃柏1兩, 茯苓1兩, 人參1兩。

【制法】 上為末, 煉蜜為丸, 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破逐瘀積。 主產後下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 空腹以飲送下。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產後滯下而至寒熱交錯, 毒邪膠固于內, 連、柏不足以挫其威, 參、附不足以固其脫, 法無可愈之機, 乃取法外之法以治變中之變。 藍青、鬼臼, 《本經》雖有解毒殺蟲之治, 《本草》小青條下且主血痢腹痛, 但世罕知;其他蜀椒、龍骨為痢久虛滑而設;膠、艾、當歸為肝虛血脫而設;甘, 茯、厚樸為脾虛氣滯而設, 則又不離于常度也。

【摘錄】 《千金》卷三

在通過上文對藍青丸的講解我們可以知道, 養生上可以根據自己的喜愛進行,

不過在養生的時候, 也是要注意方法選擇, 對一些不太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是不要選擇的, 否則對身體也是會有影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