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治療癌症 滋陰潛陽

文章導讀

肝養血, 肝藏血, 肝臟有問題, 則血氣不通, 中醫認為血氣不暢是導致癌症的一個重要因素, 那麼如何養肝呢?我們從皇帝內經中可以看到“三陰三陽”,

我們將三陰三陽順應了, 也就是滋陰潛陽, 才能讓肝得到恢復才能讓將軍之官正常工作, 癌症等疾病也就會慢慢康復。

人是天地之子, 理應遵循自然規律。 肝主木, 為東方, 是一年“春生、夏長、秋收、冬藏”之中的“生”。 我們常講“東西”, 如:買東西;什麼東西? “東西”被人們作為“事物”的代名詞。 “東西”在《黃帝內經》中有形象論述, 東為春, 春主生, 萬物生機勃勃;西為秋, 秋主收, 肅殺之氣使草木枯死。 “東西”描述了一個事物由生到死的全過程。 由此, “東西”也是事物的另一個代名詞。 由此可以看出, 肝也是時間、方向的概念。 那麼, 調理肝就要瞭解時間, 其中包括了時辰、節氣、四時、年運等。 借助天力, 人則有力, 藥則有力;不借天力,

人則無力, 藥則無力。 借助天力, 其中之一是瞭解“三陰三陽”。

明瞭“三陰三陽”, 才能為“將軍”司職創造時空條件。 癌腫瘤是“將軍之官”不司職的惡果。 發揮“將軍”的正常作用, 需靠多方創造條件, 其中時空因素尤為重要。 清朝徐靈胎醫家在《醫學源流論》中說:“不知天地者, 不可以為工(醫)。 ”天地之間, 一年有“三陰三陽”時相;一天之內, 也有“三陰三陽” 時相。 “三陰三陽”時相運轉順序分為少陽(寅、卯、辰)、太陽(巳、午、未)、陽明(申、酉、戌)、太陰(亥、子、醜)、少陰(子、醜、寅)、厥陰(醜、寅、卯)。 肝主木, 陰體陽用, 只有滋陰潛陽, 才能發揮“將軍”剛直、強悍, 智勇雙全之用。 一年的太陰時相, 自立冬之時到立春之時。 其冬三月主藏, 在五行中為水。 木得水則活, 養肝需在冬三月避寒就溫,

病患如走出戶外, 儘量“必待日光”。 這是一年中的滋陰潛陽。 一天的太陰時相, 為亥時、子時、丑時。 住在北京的人, 應在 21時睡眠, 住其他城市的人可按時差類推。 借“水力”以養“木氣”。 進入太陰時辰, 如果不眠, 非但不能借“天水”(太陰)涵木, 還會消耗肝氣, 加重病情。 這是一天的滋陰潛陽。 實踐證明:善借“天水”的癌症患者, 康復的速度大大高於其他同類情況。

#p#副標題#e#

取自然精華, 把“天力”溶於血中。 癌症患者吃什麼?這是天天面臨的課題。 一般的觀點認為:癌症患者需加強營養, 所以要多攝入魚、肉、蛋、奶。 實踐證明對人體有好處的是營養, 破壞人體的即是害。 癌症產生的特點是肝的氣化活動受到遏鬱, 如再吃動物脂肪、蛋白, 會因不被氣化而進一步堆積為人體垃圾,

形成所謂癌的轉移。 另外, 現代醫學發現腫瘤為酸性物質, 魚、肉、蛋之類也為酸性物質。 而素食多為鹼性物質。 戒掉動物蛋白、脂肪, 吃自然精華才是首選。 自然的精華是種子。 種子是天地之籽, 承擔物種的繁衍, 其中濃縮了天地的精華資訊, 具有異常的生命力, 如:挖出千年以前的種子加上水照樣可以發出芽。 種子屬木性, 肝主木, 同氣相求。 相比之下, 肉類屬土性, 土過盛可以侮木。 再攝入肉類, 令肝臟雪上加霜。 臨床實踐中, 吃素食的癌症患者狀況遠遠好於同類情況。 這是“天力”。 通過種子, 轉為人力和藥力的結果。 即使吃種子, 也不宜過飽, 吃七成。 另外, 做到飯前腸鳴。 腸鳴表明腹空, 腹空是氣化運行的表現。
癌症患者一定要保持 “饑渴”狀態:餓時少吃一點, 渴時少喝一點, 使細胞積極運動, 讓正氣占主導地位。

借助天力, 滋陰潛陽是個大學問, 涉及的內容較多。 但只要做到一年太陰之際藏好, 勿擾動體內陽氣, 如:不按摩、不泡熱水澡、不大汗淋漓等;每天亥初睡覺, 以養少陽之氣;攝取天地精華的種子, 把天力轉化到血液之中。

我們只有按照肝的特性去養肝, 每天亥時必須要睡覺, 春天不亂動陽氣, 少去泡澡, 少出汗;柔肝養肝才能對肝臟有所幫助, 讓這個將軍之官正常發揮作用!這是從古人的書中悟出來的道理, 其價值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