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

“柔軟”和“僵硬”最大的差別竟在這

瑜伽老師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老師, 我的身體非常僵硬, 可以練習瑜伽嗎?”

此文是1992年B.K.S Iyengar大師在美國的採訪節選, 其中他對於習練瑜伽所具備的身體的僵硬和柔軟作出了解答。

問:您能否講講柔軟的身體與僵硬的身體有什麼區別?

答:很多人看到體式的圖片會以為, 只要身體柔軟就可以完成那些體式。 但是人們應當明白, 通常柔軟的身體缺乏敏銳度, 因此並不能給大腦或心任何回饋。

儘管柔軟的身體不會體驗那些帶給神經重負, 引發疲勞、躁動、頭痛或沉重感的疼痛, 但是它們會耗盡能量。 細胞非但不會接受能量。 反而被緊縮。 這也許會成疾病的隱患。

一個柔軟的身體在完成體式時, 不會觸發智性去思考什麼是錯的, 什麼是對的。 與此相反, 一個僵硬的身體有拮抗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而這些觸發了智性以正確的視角去研究體式。 在柔軟的身體上, 沒有作用力、反作用力以及拮抗力來提示智性的思考和情緒的穩定。 柔軟的身體能輕易地做出體式, 而沒有任何內在的拮抗力或反應。 如果一個人懷孕, 肚子卻沒有反應, 人們就會害怕孩子這麼安靜是不是已經死了。 同樣, 做體式卻沒有拮抗力,

就如同體式沒有了生命, 像死於腹中的胎兒一般。

提煉你的經驗

假如你逐字逐句地記住了一首詩卻不懂得它的含義, 那它對你來說又有什麼意思呢?從你開始領會詩歌奧義的那一刻起, 你才開始欣賞這首詩。 這種欣賞是互動的。 你開始思忖這首詩,

同時這種思忖也反映了你的新思想。

同樣, 在做體式或處於體式當中時, 在身與心、心與智之間也應當互動, 身體可能在動作, 但必須要有所回應。 智性應當思考身與心的互動..否則身體自顧自行動, 卻不傳遞任何資訊給心或智性, 這就沒法敞開智性之門, 向內滲透或向外貫穿體式的圓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