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保健運動之太極拳
中醫學認為, 人體是一個以臟腑為中心, 通過經絡運行氣血與形體五官等組織相聯繫的矛盾統一的整體。 在這個整體中, 臟腑、經絡、氣血之間, 既互相聯繫, 又互相制約, 在“心——君主之宮”(大腦皮層及中樞神經系統)的統率與協調下, 既分工, 又合作, 共同完成各種生理活動, 維持陰陽平衡。
太極拳, 根據陰陽、臟腑、經絡、氣血學說創造的鍛煉方法和動作要領, 歸納起來就是一句話:“意氣為君骨肉臣”;三調整:調心、調氣、調身;九要領:靜、聚、貫、順、沉、暢、松、正、整。 在練習時要做到心神安靜, 內外放鬆, 以心行氣, 以氣運身,
一、強心 “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練太極拳特別強調“心靜用意”, 用意識引導動作, 使心神安靜, 意念集中, 機體放鬆, 臟腑之間發揮正常的功能, 從而取得相對平衡。 心神安定, 可使思維敏捷, 語言流利。 心氣運行流暢, 更能發揮其統轄血液迴圈的功能, 減少和消除體內瘀血。 血液通暢充盈, 面色自然紅潤。
二、養肝 練太極拳時, 意境清靜, 情緒安寧, 以意行氣, 內外放鬆, 動作輕柔圓活, 如春風楊柳, 生氣盎然, 可使肝氣舒和條達, 從而肝體得養, 肝血得藏, 有助於脾胃消化, 不致橫逆克土。 練拳時以意運氣的腹式呼吸, 有助於行氣活血。 眼神貫注動作, 動作圓活連貫, 對養肝明目、舒筋活絡大有好處。
三、健脾 練拳時的腹式呼吸, “氣勢宜鼓蕩”, 內臟加強蠕動, 好比對腸胃等內臟器官進行自我按摩, 使三焦氣機通暢, 脾胃升降和順, 新陳代謝加強, 中土運化水谷功能健旺。 心情舒暢, 飲食自然香甜。 化源增加, 營養充足, 肌肉豐滿光澤, 四肢強健靈活。 脾氣旺盛, 營血充盈, 統血功能亦必正常。
四、補肺 練太極拳要求氣沉丹田, 從而加強了肺主氣的功能, 增加了肺活量, 有利於肺的肅降。 通過吐故納新, 能進一步推動氣血在全身的運行, 使身體各部都得到營養與活力。
練拳時使肺的呼吸與皮毛的開合聯繫起來, 與動作的開合虛實和起伏轉換結合起來, 練拳後皮膚溫暖或微微出汗, 有利於肺氣的宣發和水道的通調,
五、固腎 太極拳論認為“腰為主宰”, “命意源頭在腰隙”。 故練拳時十分重視腎之府——腰的作用, 以腰為軸來帶動四肢和全身協調運動, 使勁路完整, 氣機暢達;要“牽動往來氣貼背”、“中氣貫脊中”;還要懸頂、吊襠、提肛、尾閭中正, 以加強腎命並調通任督二脈之氣。
並且以心為令、氣沉丹田, 使心腎相交, 水火既濟。 這樣就加強了兩腎和命門的功能, 使腎精充實、陽氣旺盛、行動輕捷、二便調和、骨強齒堅、發澤耳聰。
六、益腦 腦為髓海, 是精髓和神明高度聚匯之處, 為生命要害所在。 練太極拳通過心靜用意、心神安定, 協調地完成各種動作, 對中樞神經系統起著良好的鍛煉作用, 加強了大腦的調節功能。
七、調氣、和血 練拳時要“以意行氣, 以氣運身”、“氣遍周身不滯”。 這樣可以使全身之氣機通調無阻, 氣運血行, 血脈自然和順。 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路。
太極拳以氣運身和“運勁似抽絲”的練習方法, 通過“立如平准, 活似車輪”的軸心運動, 周身關節之間, 如螺絲形運於肌膚之上, 纏繞往來以暢通經絡, 調和氣血。 這樣就可以達到氣運血行、血旺氣足、血脈和順、氣機暢達、精力旺盛、抗病力強的效果。
八、煉性、怡情 長期練太極拳, 可以陶冶性情, 培養沉著從容、溫和冷靜、耐心細緻、做事有恆、意志堅強、樂觀進取等優良性格。
如有煩惱, 在大自然之中, 覓個幽靜之處, 練練太極拳, 可使雜念消除、心平氣和。 工餘學後, 休息閒暇之時, 練太極拳是一種積極的休息、健康的消遣、高尚的娛樂和良好的情感操練。
綜上所述, 太極拳是一種心身俱練、神形雙修的保健運動。 它通過調心、調氣、調身等一系列調整人體陰陽的對立統一的運動, 以內固精神、運行氣血、暢通經絡、協調臟腑、活動肌肉筋骨, 使人正氣旺盛, 陰平陽秘, 內外調和, 達到保健祛病、益壽延年、自強不息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