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中醫治療盜汗的生活妙招

無論男女老少, 相信一部分人有過這樣的經歷, 夜間睡覺容易出汗, 醒來反而沒汗了, 經常弄得被枕濕濕的, 如果是小孩出現這些情況, 家長們肯定就會非常擔心, 害怕得了什麼病。 其實從中醫來說, 這是陰虛盜汗的表現。 老中醫推薦, 出現此種情況的人群, 可對證服用泥鰍止汗湯。

原材:

浮小麥10克、糯稻根10克、泥鰍100克、生薑少許(1人份量)。

烹調方法:

將泥鰍放到盆裡撒上鹽, 一會再用清水沖洗, 去除泥鰍身上光滑的粘膜, 再用開水飛水, 最後與浮小麥、糯稻根、生薑等一同放入燉盅燉制1.5-2小時, 後調味食用。

藥膳功效:

浮小麥性味甘涼, 有益氣、除熱、止汗的功效;而糯稻根性味甘平, 也具養陰清熱止汗的功效;泥鰍性味甘平, 有補益脾腎、利水、解毒之功, 民間也經常用於小兒盜汗的治療。 把這3種食材合用, 互增養陰除熱止汗的功效, 對於夜間盜汗的控制比較有效。 健康飲食網 foodwang.com

○選材要點

小麥和浮小麥的來源相同, 都屬於禾木科植物小麥的種子。 因此有時大家會把小麥和浮小麥混用, 其實兩者功效是有差別的。

小麥性味甘涼, 可養心安神除熱, 而浮小麥主要用於益氣除熱止汗。 因而兩者在臨床中使用時的功效側重點是不同的, 不宜混用。 從形態上來說, 小麥飽滿、質重, 入水後便下沉;浮小麥籽粒乾癟、體輕能浮於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