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婦使用抗生素常識
懷孕的婦女在患有感染性疾病時也需使用抗生素。 目前已知在妊娠期, 絕大多數抗生素對胚胎及胎兒均有不良影響, 因此, 在選用抗生素時應明確其對二者的影響。
孕婦使用抗生素一般分以下幾種類型:一種是可用, 對胎兒無損害或損害甚微;其次是慎用, 對胎兒有損害, 但必須用時可短療程、小劑量使用;第三種是禁用, 對胎兒損害嚴重, 絕對不能使用。 下面就常用的抗生素分別予以闡述:
整個妊娠期都可使用的抗生素:青黴素類、頭孢菌素類、紅黴素和潔黴素, 這四類抗生素在妊娠期使用, 對胎兒一般不會引起不良反應。
整個妊娠期慎用的抗生素:氨基甙類藥物包括鏈黴素、卡那黴素、慶大黴素、丁胺卡那黴素, 因對胎兒腎功能及聽力有損害, 故慎用。 如確需使用, 應小劑量、短療程。
妊娠某階段禁用的抗生素:妊娠早期即妊娠12周內禁用氯黴素、乙胺嘧啶、利福平、磺胺藥等, 妊娠28周後禁用氯黴素、乙胺嘧啶、磺胺藥和呋喃旦啶等藥物。 氯黴素、利福平、乙胺嘧啶可致胎兒尿道和耳道畸形、耳聾、肢體畸形、腦積水、死胎及新生兒死亡。 磺胺藥可致新生兒黃疸及溶血性貧血, 呋喃旦啶可致新生兒溶血。
整個妊娠期禁用的抗生素: 1.多粘菌素、黏桿菌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