鏨菜的功效與作用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Zàn Cài
【別名】樓臺草、玉容草(《滇南本草》), 白花益母草(《植物名實圖考》), 對月草、白花茺蔚(《中國藥植志》)。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鏨菜的全草。 夏、秋採收。
【原形態】一年生草本, 全體較粗糙。 莖直立, 高40~100釐米以上, 方形, 具4棱, 有節, 密被倒生的租毛。 葉厚, 帶革質, 對生, 兩面均有灰白色毛;下部的葉有長柄, 卵圓形或羽狀3深裂, 先端銳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粗鋸齒和緣毛;中部的葉有短柄, 披針狀卵圓形, 有粗鋸齒:枝梢的葉無柄, 橢圓形至倒披針形, 全緣。 花多數, 腋生成輪狀, 無柄;苞片線形至披針形, 或呈刺狀, 有毛;萼鐘狀,
【生境分佈】生於山坡、路邊、荒地上。 分佈東北、華北、華中、華東及西南等地。
【性味】
甘辛, 平。
①《本草拾遺》:味辛, 平, 無毒。
②《滇南本草》:味酸甘, 性熱, 無毒。
【功能主治】
①《本草拾遺》:主破血。 產後腹痛, 煮汁服之;亦搗碎敷疔瘡。
②《滇南本草》:主治一切筋骨痿軟, 脫陽脫陰, 夜多盜汗, 跌打損傷, 婦人血崩, 接骨。 取葉燒灰服, 治一切小兒黑痘及頂陷;梗:治絞腸痧肚疼或陰症, 研末酒服三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2~5錢;或研末。 外用:搗爛或研末調敷。
【注意】孕婦慎服。
【附方】
①治產後腹痛:鏨菜三錢, 桃仁二錢, 紅花二錢。 水煎服。 (《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②治經期不准, 腰腹疼痛:鏨菜三錢, 雞冠花五錢, 茜草三錢。 水煎服。 (《遼寧常用中草藥手冊》)
【摘錄】《*辭典》